可合成释放组胺(  )。

题目
单选题
可合成释放组胺(  )。
A

B

C

D

E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肌松药组胺释放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氯筒箭毒碱和阿曲库铵均可引起组胺释放

B、心动过速和支气管痉挛

C、使用组胺受体(H1和H2受体)阻滞药,可肪止肌松药的组胺释放

D、琥珀胆碱的组胺释放作用最强

E、罗库溴铵几乎无组胺释放


参考答案:D

第2题:

可合成释放组胺的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T和B淋巴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


正确答案:E
解析:肥大细胞胞浆颗粒内预先储备的介质,其中有组胺,通过脱颗粒释放出来。

第3题:

(110~1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T和B淋巴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

可合成释放组胺的是


正确答案:E
(答案:E)肥大细胞胞浆颗粒内预先储备的介质,其中有组胺,通过脱颗粒释放出来。

第4题:

H1受体阻断药抗组胺的作用机制是()

  • A、加速组胺代谢
  • B、抑制组胺合成
  • C、与组胺结合,使组胺失去活性
  • D、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竞争性阻滞组胺受体
  • E、抑制组胺释放

正确答案:D

第5题:

嗜酸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是( )

A.清除杀伤变应原
B.合成组胺
C.合成IgE
D.释放IL-4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超敏反应时可清除杀伤变应原。

第6题:

(共用备选答案)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与肥大细胞相似,可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参与超敏反应

2.可释放组胺酶,破坏组胺,限制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E,D
1. 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这些颗粒中含有丰富的组胺、肝素等活性物质,可参与超敏反应。
2. 嗜酸性粒细胞有微弱的吞噬作用,但基本上无杀菌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其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并分泌组胺酶来破坏组胺,从而起到限制超敏反应的作用。

第7题:

H1受体阻断药抗组胺的作用机制是

A.加速组胺代谢

B.抑制组胺合成

C.与组胺结合,使组胺失去活性

D.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竞争性阻滞组胺受体

E.抑制组胺释放


正确答案:D

第8题:

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


正确答案:B

第9题:

苯海拉明的抗过敏作用机制是()

  • A、抑制组胺释放
  • B、阻断H受体,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 C、抑制组胺合成
  • D、加速组胺的代谢
  • E、阻断H3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PKC激活后可引发的细胞反应有()

  • A、糖原分解
  • B、脂肪合成
  • C、胰岛素分泌
  • D、多巴胺释放
  • E、组胺释放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