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4岁,头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应诊断为( )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24岁,头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应诊断为( )
A

脑震荡

B

脑挫伤

C

原发性脑干损伤

D

硬膜外血肿

E

继发性脑干损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青年男性,左颞顶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转醒,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考虑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颅内血肿主要表现为头部外伤后,先出现原发性脑损伤的症状,当颅内血肿形成后压迫脑组织,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表现。其中典型的意识障碍是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即伤后原发性脑损伤的意识障碍清醒后,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病人再度出现昏迷。因此该患者可考虑为颅内血肿。

第2题:

单选题
患者,男,23岁。头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其诊断应考虑为(  )。
A

脑震荡

B

脑挫伤

C

原发性脑干损伤

D

硬膜外血肿

E

继发性脑干损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因头部被木棒击伤后昏迷半小时后转醒,继而转入昏迷状态,颅骨X线为左颞骨线性骨折,故可提示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尤以脑膜中动、静脉最为常见脑膜中动、静脉位于颞部的同名骨沟中。颞部骨质较薄,受外力打击后引起骨折,刺破血管引起出血。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由于动眼神经和中脑受压所致。

第3题:

单选题
患者,男,24岁,头部被木棒击伤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脑震荡

B

脑挫伤

C

原发性脑干损伤

D

硬膜外血肿

E

继发性脑干损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一头部被木棒击伤的患者,伤后昏迷10余分钟,清醒后头痛、呕吐,3小时后再次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偏瘫,X线拍片右颞骨线形骨折,最可能诊断是()

  • A、颅内血肿
  • B、急性硬膜外血肿
  • C、脑挫伤
  • D、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 E、脑干损伤

正确答案:B

第5题:

男。38岁,左颞顶部被木棍击伤后昏迷半小时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又转入昏迷状态,出现左瞳孔散大多为

A.脑震荡
B.脑挫伤
C.脑干挫伤
D.颅内血肿
E.脑水肿

答案:D
解析:

第6题:

男性,24岁,头部被木棒击伤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应诊断为

A、脑震荡
B、脑挫伤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硬膜外血肿
E、继发性脑干损伤

答案:D
解析: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①呈现昏迷—清醒—昏迷的过程;②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反复呕吐、躁动不安;③神经系统体征(瘫痪、血肿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减弱减弱或消失,对侧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去大脑强直);④血压升高、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等。 [考点] 硬膜外血肿。

第7题:

头部被木棒击伤的患者,伤后昏迷10余分钟,清醒后头痛、呕吐,3小时后再次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偏瘫,X线拍片右颞骨线形骨折,最可能诊断是

A、颅内血肿

B、急性硬膜外血肿

C、脑挫伤

D、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E、脑干损伤


参考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24岁,头部被木棒击伤昏迷半小时后转醒,左颞骨线性骨折,3小时后转入昏迷状态,出现瞳孔散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脑震荡

B、脑挫伤

C、原发性脑干损伤

D、硬膜外血肿

E、继发性脑干损伤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