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0岁,因2天来发热、头痛、呕吐来诊。T39.5℃,BP 120/80mmHg。神清,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颈抵抗阳

题目
单选题
女性,20岁,因2天来发热、头痛、呕吐来诊。T39.5℃,BP 120/80mmHg。神清,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颈抵抗阳性,麦氏征(+)。腰穿颅压200mmHg,脑脊液外观混浊,WBC1000×106/L,多核95%,蛋白质110mmol/L,糖1.5mmol/L,氯化物90mmol/L。本病人与其他脑膜炎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
A

起病的急缓

B

发热的高低

C

神志障碍程度

D

皮肤瘀点

E

颅压高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18岁,3天来高热,头痛、频繁呕吐。体检:T39.5℃,BP150/90mmHg,神志清,皮肤可见瘀点,颈抵抗,克氏征阳性。本病人诊断应首先考虑

A、上感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败血症

E、病毒性脑膜炎


参考答案:B

第2题:

男,20岁,因发热伴明显头痛、呕吐2天,神志恍惚半天,于1月5日来诊。1个月前由外地前来打工,生活条件差。查体:T39.5度,P12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恍惚、烦躁,皮肤散在皮疹,压之不褪色,颈抵抗,Kernin9征(+)。实验室检查:血WBC21x109/L,N0.89,CSF检查:压力200mm H20.有核细胞25000X106/L,多核0.95,蛋白升高,糖、氯化物降低,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隐球菌性脑膜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病毒性脑膜炎

E.乙型脑炎


正确答案:C
患者神志恍惚、烦躁,皮肤散在皮疹,压之不褪色,颈抵抗,Kernin9征(+),结合实验室检查,首先考虑流脑。

第3题:

男,10岁。发热,头痛半天,伴呕吐。体温39℃,神萎,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颈抵抗可疑,心率每分钟120次,心音低钝,呼吸音清晰,腹软,克氏征阳性。血白细胞数21×109(上标)/L,血小板数20×109(上标)/L


正确答案:A

第4题:

女性,20岁。发热头痛呕吐前来就诊,T 39.5℃,BP 120/80 mmHg,神清,皮肤散在出血点,脑膜刺激征(+),皮肤瘀点,涂片发现脑膜炎奈瑟菌。应首选的磺胺类药物是

A、磺胺异■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唑
D、磺胺甲氧嘧啶
E、磺胺多辛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性,43岁,农民,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5天,少尿半天,于1月10日来诊,家中卫生条件差,有鼠。查体:T39.5℃,P120次/分,BP80/50mmHg,意识清楚,腋下皮肤散在出血点,面颈部充血,眼睑水肿,颈无抵抗,Kernig征(-)。实验室检查:血WBC21×109/L,N0.7,异型淋巴细胞0.15,Hb160g/L,PLT90×109/L,尿蛋白(+++),镜检有红细胞及管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感冒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败血症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答案:C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鼠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全身酸痛、头痛、腰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和肾损害。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

第6题:

患儿女性,8岁,因“皮肤散在出血点”来诊。4日前患儿双下肢皮肤突见针尖大小出血点,近2日出血点增多,躯干亦散在出血点,色鲜红。患儿食欲不振,口干喜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并有发热,舌质暗红,苔黄或黄厚,脉弦数或滑数。治疗的首选方剂是

A、白虎汤合小蓟饮子

B、归脾汤

C、清营汤

D、犀角地黄汤

E、清瘟败毒饮


参考答案:E

第7题:

男,20岁。因发热伴明显头痛、呕吐2天,神志恍惚半天,于1月5日来诊。1个月前由外地前来打工,生活条件差。查体:T39.5℃,P12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恍惚,烦躁,皮肤散在皮疹,压之不褪色,颈抵抗,Kenug征(+),实验室检查:血WBC21×10/L,N0.89;CSF检查:压力200mmHO,有核细胞25000×10/L,多核0.95,蛋白升高,糖、氯化物降低,首先考虑的诊断应是

A.结核性脑膜炎

B.隐球菌性脑膜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病毒性脑炎

E.乙型脑膜炎


正确答案:C
根据症状考虑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8题:

患儿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胸腹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A、氯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环丙沙星

E、磺胺嘧啶


参考答案:A

第9题:

病例摘要:男性,12岁,学生,因3天来高热、头痛伴呕吐于某年12月25日来诊。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达39C以上,伴畏冷和寒战,同时出现剧烈全头痛,多次喷射性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其中不带血,无上腹部不适,进食少,二便正常。
既往无胃病和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所在学校有类似患者发生。
查体:T39.5℃,P112次/分,R23次/分,BP120/80mmHg。
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颈有抵抗,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Kernig征(+),Brudzinski征(+),Babinski征(-)。实验室检查:Hb130g/L,WBC15.4×10/L,N90%,L10%,PLT160×10/L;尿常规(-);粪便常规(-)。


答案:
解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
(2)诊断依据
1)病史中12月25日(冬春季)发病,呈急性起病,高热,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有流行病学史(学校有类似患者)。
2)查体见皮肤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
3)血WBC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
2.鉴别诊断
(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无明显季节性,在体内常有其他部位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者常有肺炎,葡萄球菌性脑膜炎者可有皮肤脓疖等。最重要鉴别是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
(2)结核性脑膜炎 呈亚急性起病,有结核病接触史或体内已有结核(如肺结核),脑脊液特点和有结核菌最具鉴别价值。
(3)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稍缓,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脑脊液检查有助鉴别。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腰椎穿刺 测压力,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细菌学检查(培养和涂片)。
(2)血培养 可有脑膜炎球菌生长。
(3)X线胸片 除外肺部炎症和结核。
4.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并可用氯霉素及第三代头孢菌素。
(2)对症治疗降温和降颅压等。

第10题:

女性,20岁,因2天来发热、头痛、呕吐来诊。T39.5℃,BP120/80mmHg。神清,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颈抵抗阳性,克氏征(+)。腰穿颅压200mmHg,脑脊液外观混浊,WBC1000×10/L,多核95%,蛋白质1.1g/L,糖1.5mmol/L,氯化物90mmol/L。本病人与其他脑膜炎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A.神志障碍程度
B.颅压高低
C.发热的高低
D.皮肤淤点
E.起病的急缓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