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妇女,绝经7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拳头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

题目
单选题
56岁妇女,绝经7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拳头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子宫内膜癌前期病变

B

卵巢纤维瘤

C

卵巢颗粒细胞瘤

D

卵巢成熟“实性”畸胎瘤

E

以上都不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58岁,绝经7年,子宫不规则出血2个月,阴道分泌物增多,乳房发胀数日。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左附件可触及拳头大小、囊实性包块,活动压痛,其诊断可能为

A、子宫内膜息肉;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输卵管、卵巢积水;

D、卵巢颗粒细胞瘤;

E、卵巢库肯勃氏瘤;


答案:D

第2题:

某病人绝经6年,近来有阴道少量流血,刮宫时发现:刮出物为沉渣样组织,可能的诊断为( )。

A.宫颈癌

B.子宫内膜癌

C.子宫肌瘤

D.附件囊肿

E.老年性阴道炎


正确答案:B
解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第3题:

42岁妇女,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阴道分泌物呈脓血性、有臭味。阴道内触及鸡卵大实质性肿物,其周围均有子宫颈包绕,子宫正常大小。本例的诊断应是

A、宫颈巨大息肉

B、宫颈腺囊肿

C、宫颈癌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黏膜下肌瘤


参考答案:E

第4题:

56岁妇女,绝经5年,乳房胀痛2月,阴道少许出血1周。检查发现子宫右侧可及手拳大小的实性包块,表面光滑,与子宫能分开。诊断性刮宫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B.卵巢颗粒细胞瘤
C.子宫浆膜下肌瘤
D.-卵巢纤维瘤
E.卵巢畸胎瘤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某患者绝经6年,近来有阴道少量流血,刮宫时发现刮出物为沉渣样组织,可能的诊断为A.宫颈癌

某患者绝经6年,近来有阴道少量流血,刮宫时发现刮出物为沉渣样组织,可能的诊断为

A.宫颈癌

B.子宫内膜癌

C.子宫肌瘤

D.附件囊肿

E.老年性阴道炎


正确答案:B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病变位于子宫内膜,绝经后出血是其典型表现。

第6题:

患者女,68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诊断性刮宫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防治子宫内膜癌的措施,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 超过50岁的妇女应定期行盆腔检查

B、 围绝经期前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及时就诊

C、 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长期口服雌激素

D、 积极控制肥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E、 应定期妇科复查


参考答案:C
解析:子宫内膜癌健康宣教:中年妇女应每年接受防癌检查一次;对每位受检者认真识别高危因素,高危妇女应接受进一步防癌指导;严格掌握雌激 素的使用指征,指导用药后的自我监护方法及随访措施;对围绝经期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流血者,或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高度警惕内膜癌,进 行早诊断、早治疗。

第7题:

马女士,54岁,绝经2年,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半月余。妇科检查:阴道壁不充血,宫颈光滑,子宫较正常稍大。诊断性刮宫刮出内膜为豆渣样,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

A.阴道壁不充血

B.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C.阴道排液

D.疼痛

E.子宫增大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58岁。绝经10年又出现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于子宫右侧可触及一能与子宫分开如拳大小的实质性肿物。诊断性刮宫为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根据患者症状,初步诊断为

A、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B、子宫内膜癌

C、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E、卵巢畸胎瘤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妇女53岁,绝经3年,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疑为子宫内膜癌。

确诊的最可靠方法为( )
A.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B.宫腔镜
C.阴道镜
D.分段诊断性刮宫
E.B超检查

答案:D
解析:
子宫内膜癌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检查、宫颈检查、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CA125检测,分段诊刮子宫内膜送病检进行诊断,但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刮。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其次可辅以放疗和化学药物治疗。

第10题:

42岁妇女,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阴道分泌物呈脓血性、有臭味。阴道内触及鸡卵大实质性肿物,其周围均有子宫颈包绕,子宫正常大小。本例的诊断应是

A.宫颈巨大息肉
B.宫颈腺囊肿
C.宫颈癌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黏膜下肌瘤

答案:E
解析:
要点是肿物周围均有宫颈包绕,表明肿物来自子宫。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