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下,釉质晶体(  )。

题目
单选题
电镜下,釉质晶体(  )。
A

在釉柱鞘处互相平行排列

B

在釉柱头部互相平行排列

C

在釉柱尾部互相平行排列

D

在釉柱颈部互相平行排列

E

以上都不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电镜下朗格汉斯细胞胞质中含有

A.Birbeek颗粒

B.糖原颗粒

C.酶原颗粒

D.菱形晶体颗粒

E.黏原颗粒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2题:

釉质中羟磷灰石晶体的分子式是( )


正确答案:D

第3题:

有关釉质晶体物理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牙齿萌出后密度会逐渐增加,所以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

B、表面釉质密度最低,近釉质牙本质界处则最高

C、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

D、釉质内晶体最初以长、薄条状出现,排列无规律性

E、随着晶体的不断生长,薄条状晶体变成六角形,排列逐渐有序


参考答案:B

第4题:

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以下哪项正确?()

  • A、启动釉质矿化
  • B、作为晶体生长的支持相
  • C、调节晶体生长
  • D、以上都对
  •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第5题:

电镜下,可观察到的牙釉质龋透明层的磷灰石晶体直径为

A.15~20nm

B.25~30nm

C.35~40nm

D.45~50nm

E.55~60nm


正确答案:B
58.[解析]牙釉质龋透明层的磷灰石晶体直径在25~30nm.

第6题:

关于牙釉质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平滑面龋早期表现为灰白色不透明区

B.早期病损脱矿主要发生在表层

C.窝沟龋的损害性质与平滑面龋相同

D.微晶的溶解可从晶体的中央开始

E.扫描电镜下见病损区釉柱间隙和晶体间微隙均增宽


正确答案:B
答案:B)早期釉质龋病损脱矿主要发生在表面下层。

第7题:

不属于釉质龋超微结构改变的是

A.晶体间孔隙增大

B.釉质晶体排列无改变

C.晶体边缘溶解

D.矿物质再层积于釉柱边缘的晶体表层

E.部分羟磷灰石中心溶解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关于氟牙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光镜观察釉基质有缺陷

B、受害区柱间发育不全或完全消失

C、严重者釉质有缺损且有色素沉着

D、透射电镜下观察与正常釉质不同

E、氟牙症者少发生龋


参考答案:D

第9题:

以下关于釉柱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达牙表面
B.在窝沟处,釉柱由釉质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集中,呈放射状;近牙颈部,釉柱排列几乎呈水平状
C.釉柱近内侧2/3较直,而外1/3弯曲
D.直径平均为4~6μm
E.电镜下,釉柱由呈一定排列方向的扁六棱柱形晶体组成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试述牙本质龋、釉质龋在光镜和电镜下各层的表现。


正确答案: 光镜下观察釉质龋磨片,最早显示为病损区釉质横纹和生长线变得明显,龋病继续发展,病损区呈三角形,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由里向外一般可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和表层。
透明层:光镜下见此层位于病损的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呈透明状。电镜下见透明层的羟磷灰石晶体在25-30nm之间(正常为35-40nm)。
暗层:光镜下见此层紧接于透明层表面,呈现结构混浊、模糊不清。电镜下见暗层一些晶体的直径达45-100nm,较透明层晶体显著增宽。病损体部:光镜下见此层范围最广,靠近暗层,较为透明且釉质生长线和横纹较正常釉质更为清晰。电镜下见此层晶体直径可减小至10-30nm,晶体外周和核心有矿物质的进一步溶解。表层:光镜下见位于龋损的最表面,相对完整未受影响,在深部的病损体部衬托下呈现放射线阻射像。扫描电镜下见表层中有许多小孔,釉柱头部晶体有溶解,透射电镜下见部分羟磷灰石中心溶解,晶体间隙增大,但也可见晶体直径大于正常釉质,达40-75nm,证明存在再矿化。
牙本质龋在病理形态上是一个累及范围较广的三角形病变,尖指向髓腔侧,底向着釉牙本质界,由病损深部向表面分为四层结构: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和坏死崩解层。
透明层: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期出现的改变,光镜下呈均质透明状,小管结构不明显。电镜下见矿物盐晶体为针形或方形,电子衍射显示其为白磷钙石或磷酸八钙,管间和管周牙本质有无机盐溶解现象。
脱矿层:光镜下此层呈呈现黑色,脱矿后的牙本质由于色素易于沉着而呈淡黄色。电镜下见牙本质小管形态比较完整,小管内无细菌侵入,管周和管间牙本质磷灰石数目减少,胶原纤维结构基本完好,管周可见比正常牙本质中大的晶体,表明有再矿化现象发生。
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光镜下可见牙本质小管扩张,排列呈串珠状,细菌侵入小管,有的小管为细菌所充满。电镜下见小管壁脱矿而软化,管间牙本质脱矿,胶原纤维变性,管周牙本质破坏,小管相互融合形成液化坏死灶,坏死灶和牙本质小管可见细菌,细菌可呈不同程度的变性,部分区域仍可见小管周围晶体发生再矿化,晶体由原来针形变为多边形片状。
坏死崩解层:龋损的最表层,光镜和电镜下见此层无正常牙本质结构保留,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只残留一些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菌存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