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发明专利权许可给乙实施,约定:“许可期限5年,年许可费1000万元。乙在甲的专利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技术,须免费提供给

题目
多选题
将其发明专利权许可给乙实施,约定:“许可期限5年,年许可费1000万元。乙在甲的专利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新技术,须免费提供给甲,由甲统一申请专利。”许可期间,乙在甲的专利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新技术后,乙未按照约定提供给甲,而是自己提出专利申请。5年后,乙被授予专利权。乙的专利技术比甲的专利技术具有显著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同时,乙专利权的实施有赖于甲专利权的实施。乙因此请求甲继续将其专利权许可给自己实施,甲拒绝。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对乙擅自提出专利申请的行为,甲有权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B

乙获得专利权后,甲有权免费实施乙的专利权

C

若乙提出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给予乙实施甲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D

若乙获得实施甲专利权的强制许可,经甲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给予甲实施乙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B.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技术 C.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乙、丙、丁为专利权A的共有专利权人,并且未对该专利权的行使做出任何约定。那么以下哪些对专利权的行使方法符合专利法的规定?( )

A、甲想许可戊企业实施该专利,乙、丙、丁不同意,但甲仍坚持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戊公司实施该专利,获得了40万许可使用费,但甲没有给乙、丙、丁任何利润。

B、甲想许可戊企业实施该专利,乙、丙、丁不同意,但甲仍坚持以独占许可方式许可戊公司实施该专利,获得了40万许可使用费,甲给乙、丙、丁每人10万元。

C、甲想许可戊企业实施该专利,乙、丙、丁不同意,但甲仍坚持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戊公司实施该专利,获得了40万许可使用费,甲给乙、丙、丁每人2万元。

D、甲想在自己担任独立董事的企业中实施该专利,乙、丙、丁不同意,但甲仍坚持实施了该专利,获得了巨大利润,但甲没有给乙、丙、丁任何利润。


参考答案:CD

第3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使用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方法,并支付50万元使用费。乙公司可以生产甲公司的一种专利产品,并支付100万元的专利使用费。该专利实施许可属于()。

A.独占实施许可

B.普通实施许可

C.从属实施许可

D.交叉实施许可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行为是()

A.199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乙公司有权实施甲公司于1990年获得的一项发明专利,合同期限为25年
B.199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乙公司有权实施甲公司于1991年获得的一项发明专利,合同期限为10年,专利使用费为每年1000万元,且若乙公司在实施期间对该专利技术有改进,则由此产生的专利申请权以及可能取得的专利权均归甲公司所有
C.199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乙公司有权实施甲公司于1990年获得的一项发明专利,合同期限为5年,并不支付使用费。但作为对价,若乙公司在实施期间对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改进,则甲公司有权免费实施乙公司的改进技术
D.199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乙公司有权实施甲公司于1990年获得的一项发明专利权,合同期限为5年,但乙公司不支付任何费用

答案:C,D
解析:

第5题:

甲、乙、丙、丁四人合作研制出新型加湿器,共同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但甲、乙、丙、丁四人未就专利权的行使作出明确约定。甲欲将该专利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A公司使用,乙欲将该专利以排他许可的方式许可B公司使用,丙对这两种许可均表示反对,丁未与甲、乙、丙协商自行实施该专利技术。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丁自行实施该专利所获得收益应当与甲、乙、丙分享
B.如果丙反对,甲、乙均无权与A公司、B公司签署许可合同
C.甲有权不顾丙的反对,将该专利技术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给A公司实施
D.只要乙同意与甲、丙、丁分享专利许可费,乙就可以自行与B公司签署排他许可协议

答案:A,B,D
解析:
《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专利权共有人自行实施该专利的,不需要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也不需要在共有人之间分配其收益。故选项A的说法错误。甲与A公司提出的是专利实施的普通许可,依据上述规定,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共有权人可以自行决定,不需要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选项C的说法正确。乙与B公司提出的是专利实施的排他许可的方式.根据上述规定,排他许可行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与乙是否愿意分享许可费无关。故选项D的说法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A、B、D。

第6题:

甲拥有一项节能灯的发明专利,乙对其加以改进后获得重大技术进步,并申请获得一项新的发明专利,但乙的专利技术实施依赖于甲的专利实施,双方就专利实施问题未能达成协议,在这种情形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可以申请实施乙专利的强制许可

B.乙可以申请实施甲专利的强制许可

C.乙在取得实施强制许可后,无须向甲支付使用费

D.乙实施自己新的发明专利无需取得甲的许可


参考答案: B

第7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
B: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技术
C: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D: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

答案:B
解析:
【考点】技术转让合同【详解】《合同法》第343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可以约定让与人和受让人实施专利或者使用技术秘密的范围,但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据此,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约定无效,乙公司有权改进技术,所以,选项C、D错误。《合同法》第35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本题中,甲公司与乙公司对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未作约定,甲公司无权分享乙公司改进技术。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8题:

甲公司新开发出一种节能灯具,并采取了保密措施,于2003年5月19日向专利局申请了发明专利。2004年12月1日,国家专利局公布该发明专利申请,并于2005年8月9日授予甲公司专利权。此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3年7月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乙公司使用该灯具专利技术4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些?( ) A.甲公司被授予专利权以前和乙公司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无效 B.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2004年12月1目前的部分无效 C.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适当的费用 D.甲公司在2004年12月1日后才有权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用


正确答案:ABD
最高法《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就申请专利的技术成果所订立的许可使用合同,专利中请公开以前,适用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的有关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以后、授权以前,参照适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有关规定;授权以后,原合同即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适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不以当事人就已经申请专利但尚未授权的技术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为由,认定合同无效。因此ABD错误。

第9题:

甲、乙二人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加湿器,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W公司与甲、乙二人商谈,提出获得许可实施该专利的意向。甲以W公司规模太小没有名气为由拒绝,乙随后独自与W公司签订专利实施普通许可合同,许可费20万元。则以下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该专利的专利权由甲乙共同享有
B.乙享有的发明人的署名权不可转让
C.乙无权与W公司签订普通许可合同
D.乙获得的20万元许可费应当合理分配给甲

答案:C
解析:
甲乙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甲、乙二人为申请人;在获得授权后,甲、乙为专利权人,故选项A正确。《专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署名权是一种人身权,不可转让,故选项B正确。《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乙与W公司签订的是普通许可合同,合同有效,同时其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

第10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双方共同开发一项新品,若新产品申请取得了专利权则专利权归甲公司,但乙公司可以自由生产该专利产品。这属于()

A.普通实施许可
B.交叉实施许可
C.排他实施许可
D.以上选择均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