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员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翻译人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 translator has to know everything 0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0f everything.()

A.一个翻译人员对一些事情要什么都懂,对什么事情又要懂一些。

B.翻译人员对有些事情要无所不晓,对什么事情又要略知一二。

C.翻译人员对于知识既要精深,又要渊博。

D.译者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正确答案:C

第2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当地通用语言为汉语)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其中被告人杨光(汉族),男,17岁;被害人买买提(维吾尔族),男,19岁。崔义是杨光的辩护律师,刘兴是买买提的诉讼代理人。在侦查过程中,由于买买提不会讲汉语,公安机关只好为他聘请了一名翻译人员。后经检察院审查起诉至人民法院。

关于公安机关为买买提聘请翻译人员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查看材料

A.买买提只是本案的被害人,公安机关没有义务为他聘请翻译人员
B.如果该翻译人员同时又是本案的证人,则可以兼任证人与翻译人员
C.如该翻译人员同本案有利害关系,则其应当回避
D.如果在法庭上买买提申请该翻译人员回避,则对此有权作出决定的是本案的审判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回避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条第1款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买买提作为被害人,公安机关有义务保证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的实现,故A项错误。根据“证人优先”原则,该翻译人员只能优先作为证人,而不能再作为翻译人员,故B项错误。翻译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能够胜任语言文字翻译工作,有为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能力:其次,应当与案件或者案件当事人无利害关系,否则应当回避。故C项正确。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在侦查阶段由侦查机关负责人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长决定,在审判阶段由法院院长决定。因此在本案中应该由法院院长决定,故D项错误。

第3题:

某蒙古族青年因涉嫌抢劫被立案侦查。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该青年只讲蒙古语而不讲汉语,人民检察院只好为他聘请了一名翻译人员。该青年却以该翻译人员与被害人是同乡为由申请其回避。则有权对该翻译人员的回避问题作出决定的是:( )。

A.本案的主诉检察官

B.检察长

C.检察委员会

D.不能对人民检察院聘请的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正确答案:B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该法第31条规定:“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由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程序比照适用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程序,故对其决定主体应视其在刑事诉讼中执行职务的阶段而定。在侦查阶段,应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应由检察长决定;在审判阶段,应由法院院长决定。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4题:

翻译人员


正确答案:是将法院审判人员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式进行翻译的人员。

第5题:

湿租外国民用航空器,必要时可以派中方翻译人员随机报务和联系工作,此种情况,飞行安全责任由()负责。

  • A、中方翻译人员
  • B、出租人
  • C、承租人
  • D、中国民航总局

正确答案:B

第6题:

某出版社要出版作家的一本小说,由作家提供书稿,然后出版社委托翻译人员来翻译,

整理成中英文对照版来出版发行,出版社与作家和翻译人员达成协定,小说出版后作者署名,译者不署名,出版社支付给作者10万元,支付给译者2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作者的所得应当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B.翻译人员的所得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C.翻译人员的所得应当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D.作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1.12万元

E.翻译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0.32元


正确答案:ABDE
由于出版时翻译不署名,所以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税,作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10×(1-20%)×20%×(1-30%)=1.12(万元);翻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1-20%)×20%=0.32(万元)

第7题:

翻译人员的主要职责指责是什么?
(1)翻译对方发言的内容应当力求准确无误。
(2)翻译本方发言的内容应当加以斟酌和润色。
(3)直接与对方洽谈,挽救本方人员发言失误。
(4)认真审核校对外文起草的谈判文本或合同。

第8题:

第 81 题 被告人甲(聋哑人)与被告人乙长期通奸被甲的丈夫发现,两人合谋杀死了其丈夫。案发后,审判该案的司法人员都不懂哑语,但乙会哑语,在没有找到翻译人员的情况下,审判人员让乙为甲进行翻译。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

A.正确,因为翻译人员不属于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之列

B.正确,虽然翻译人员属于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范围,但在一时找不到其他翻译人员的情况下,可以让乙暂时担任翻译工作

C.错误,因为翻译人员属于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之列,乙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D.错误,翻译人员虽然不属于依法应当回避的人员范围,但在本案中,乙与案件处理结果之间存在利害关系,所以也应当回避


正确答案:C
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以及鉴定人等。

第9题:

讯问聋、哑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讯问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的人、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应当为其配备翻译人员。翻译人员应当在讯问笔录上签名或盖章,注明翻译人员的工作单位、住址和职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被决定回避的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有效。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