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A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

B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C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

D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下列有关执行死刑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执行死刑应当公布B.执行死刑不应示众C.执行死刑后,作出死刑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D.死刑可以用注射的方法执行


正确答案:C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A项、B项、D项正确,C项不正确,应选C。

第3题:

刑事诉讼法对死刑的执行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15日内执行

B.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C.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因而执行死刑应当示众

D.执行死刑的,应当由核准执行死刑法院的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由此可见A错误。《高法解释》第343条规定:“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由此可见B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5款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故C错误。第21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故D不正确。但应注意:在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之后,这种说法就是正确的了。

第4题:

关于死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死刑缓期执行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2年期满以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D.对于审判的时候不满l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均不能适用死刑


正确答案:D
[考点]死刑;死刑执行;死刑缓期执行
[答案及解析]D。A项,根据《刑法》第48条第2款的规定,死缓“可以”由高院判决或者核准,不是“应当”。A项错误。B项,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此种情况不需要等到“两年期满以后”,B项错误。C项,根据《刑法》第51条的规定,死缓减有期的刑期,从死缓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l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则犯罪的时候当然不满18周岁,故D项正确。

第5题:

依照授权可以由高级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报请()核准。

A、中级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B

第6题:

下列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正确是( )。

A.死刑缓期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故意犯罪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两年期满后减为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7题:

关于死刑核准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可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可由中级人民法院核准

D.死刑缓期执行案件不需要上级法院核准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死刑复核程序。在我国为了严格控制死刑,对死刑复核权的行使主体进行了限制。一是对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二是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中国企业法律顾问教育网。中级法院没有核准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8题:

许某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当如何处理许某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执行程序( )

A.应当执行死刑,并且报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B.应当执行死刑,并且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应当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故意伤害案,并且负责执行

D.应当由服刑的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故意伤害案,但是由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负责执行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执行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此规定,《刑诉法解释》当中作了补充规定,第339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的,应当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1完依法审判,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抗诉。认定构成故意犯罪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依照本解释第275条第(四)项或者第277条的规定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或者本院核准犯罪分子死刑立即执行。上级人民法院或者本院核准后,交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第275条第(四)项规定,依法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277条规定,依授权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本案中故意伤害案属于授权范围以内的案件,所以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的规定,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有:犯刑法分则第1章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第3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以及毒品犯罪和涉港澳台死刑案件。这一规定,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大致了解。C选项参见上述《刑诉法解释》第339条的规定。

第9题:

依法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核准。

A、高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高级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

D、执行地中级法院报请高级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


答案:对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