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赵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闲房卖掉筹购车款。后

题目
问答题
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赵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闲房卖掉筹购车款。后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购房合同,李某支付定金5万元,双方遂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转让手续。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 该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如果无效请说明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赵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3个月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赵某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赵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赵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赵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赵某故意没有告知其已经将车取回的事实,并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赵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赵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诈骗罪 ?__?

C.销售赃物罪

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


正确答案:B
B【解析】本案中,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秘密据为己有的行为。赵某虽未经借用人王某的同意,并在王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摩托车推回,但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其不能构成盗窃罪: (1)该摩托车系赵某所有,赵某将车借给王某占有并使用,不论王某是否知情,也不论王某是否同意,赵某以任何方式取回自己的摩托车都是合法的,既然是合法的也就无所谓盗窃摩托车;(2)本案中赵某并没有侵犯他人的摩托车所有权;(3)如果说赵某构成盗窃罪,那么其盗窃的对象应该为摩托车,但是其想要得到的却是王某的摩托车赔偿款4000元,其犯罪目的与犯罪对象相矛盾,因此其不能构成盗窃罪。
赵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他人陷入错误的意思表示,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由于赵某已经将自己的摩托车取回,但是其在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自己,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的时候,故意没有告知其已取回摩托车的事实,所以,此时其出于非法占有王某摩托车赔偿款的目的,隐瞒其已经取回摩托车的真相,使王某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并将王某的摩托车赔偿款据为己有。因此,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第2题:

杨某和赵某是好朋友。杨某盗窃卡车一辆,赵某出于义气替杨某顶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后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一年后,执行中发现赵某只有15周岁,而杨某也在另一起案件的自首中交代了盗窃卡车是自己所为。赵某于是被释放,并提出国家赔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赵某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其被判刑是自己虚假供述所致

B.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其不满16周岁

C.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判决已经执行

D.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公安机关对没有犯罪的赵某拘留违法


正确答案:BCD
解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赵某不满16周岁,属于《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判处了刑罚并已经执行的情况,但是由于损害是其虚伪供述所致,所以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应选BCD。

第3题:

孙某和赵某是好朋友,孙某盗窃卡车一辆,赵某出于义气替孙某顶罪。于是被公安机关拘留,后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年后,执行中发现赵某当时只有15周岁,而孙某也在另一起案件的自首中交代了盗窃卡车是自己所为。赵某于是被释放,并提起刑事赔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赵某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其被判刑是自己虚假供述所致

B.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其不满16周岁

C.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判决已经执行

D.赵某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公安机关对没有犯罪的赵某拘留违法


正确答案:BCD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l7条第(4)项的规定,因公民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所以,虽然赵某不满l6周岁,属于《国家赔偿法解释》中规定的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判处了刑罚并已经执行的情况,但由于是其虚假供述所致,所以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应选BCD。

第4题:

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赵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闲房卖掉筹购车款。后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购房合同,李某支付定金5万元,双方遂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转让手续。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该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正确答案: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第5题:

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游乐园游玩时因琐事与李某(15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执,赵某殴打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


A.法院受理李某的自诉案件后,李某自愿撤诉,2个月后,李某又以同一事实对赵某提起自诉,法院应当受理

B.赵某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其可以同时担任赵某的辩护人

C.李某的母亲可以为李某委托诉讼代理人

D.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可以进行调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诉案件的程序要求。A.选项,《刑诉解释》第263条第2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不撤回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1)不属于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案件的;(2)缺乏罪证的;(3)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4)被告人死亡的;(5)被告人下落不明的;(6)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7)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自诉人反悔,就同一事实再行告诉的。"根据上述规定中的(6),A选项错误。B.选项,《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1)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据此,赵某的父亲作为被告人的监护人,且具备律师身份,是可以担任赵某的辩护人的,B选项正确。C.选项,《刑事诉讼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本案中,李某是自诉人,其母亲作为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故C选项正确。D.选项,《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210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据此,法院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本案是故意伤害案(轻伤),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故本案可以进行调解,D选项正确。

第6题:

刘某是15岁的中学生,因迷恋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厅老板赵某的唆使下。闯入附近一居民家中行窃。刘某见该居民家中只有其12岁的女儿一人在家,遂起歹念,予以强奸。后逃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不应负刑事责任

B.赵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从重处罚

C.对赵某免除刑事责任

D.对刘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D
赵某教唆刘某盗窃,由于刘某最终未实施盗窃,所以赵某不应负刑事责任,所以C项的说法错误;刘某所犯强奸罪与赵某无关,因其犯罪时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对刘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7题:

赵某受单位委派到某国考察,黄某听说后委托赵某代买一种该国产的名贵药材:赵某考察归来后将所买的价值1500元的药送至黄某家中。但黄某的儿子告诉赵某,其父已于不久前去世,这药本来就是给他治病的,现在父亲已不在,药也就不要了,请赵某自己处理。赵某非常生气,认为不管黄某是否活着,这药黄家都应该收下。 问: (1)赵某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到底应由谁来承担? (2)药是否应由黄家出钱买下?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赵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黄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民法总则》第162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因此,本案中赵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黄某承担。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2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也就是说,代理人因实施代理行为所取得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受领,由此所产生的债务作为被代理人的债务,以被代理人的遗产由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黄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第8题:

刘某是15岁的中学生,因迷恋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厅老板赵某的唆使下,闯入附近一居民家中行窃。刘某见该居民家中只有其12岁的女儿一人在家,遂起歹念,予以强奸,后逃离。对刘某、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处罚?( )A.刘某不应负刑事责任B.赵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C.对赵某免除刑事责任D.对刘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D

刘某已经年满14周岁。《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选项A不正确。依据《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而并非“可以”,选项B错误。《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赵某教唆他人从事盗窃犯罪,在盗窃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应予处罚。选项C不正确。《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选项D正确。

第9题:

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赵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闲房卖掉筹购车款。后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购房合同,李某支付定金5万元,双方遂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转让手续。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为什么无效?请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因为当事人一方赵某虽年满16周岁,但不是以自己的劳动作为生活来源,是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不能处分重大的民事行为。房屋买卖属于重大民事行为,赵某不具备这种民事权利能力,无权处分房屋产权。因缔约主体资格不合格,导致该合同无效,加上赵某的父亲事后并未予以追认,所以该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合同。

第10题:

中学生赵某,16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赵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闲房卖掉筹购车款。后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购房合同,李某支付定金5万元,双方遂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房屋产权转让手续。不久,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试说明该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正确答案: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