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霍姆斯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观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霍姆斯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观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道德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1)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内容和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与被统治阶级不同;
(2)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为立法指明方向,而法又将其重要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道德为法奠定了心理基础,执法、司法又弘扬了道德精神。
(3)法律有时也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背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者为私利滥用立法权,违反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二是某些道德上正当的利益因国家财力有限,法律放弃了对它的保护。


第2题:

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律调查范围广于道德

B.道德调查范围小于法律

C.道德与法律调查范围相同

D.道德与法律无任何关系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A.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互相渗透

B.道德因素影响执法与司法

C.道德水平高低影响法的遵守

D.法律是道德的价值基础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互相渗透
B、道德因素影响执法与司法
C、道德水平高低影响法的遵守
D、法律是道德的价值基础

答案:A,B,C
解析:
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都蕴含和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总体精神和内容相互重叠渗透。比如,尊老爱幼,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故选项A正确。在具体的法律运作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法官、律师、检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则、水平的状态,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和实现。故选项B正确。法律权威、力量、合法性的发挥和实现是建立在道德这一基石之上的。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故选项C说法正确。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秩序建设和改革的指针。没有道德及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基础,法律缺乏内在支柱,它的合法性将最终失去。故选项D将二者关系说反了,错误。

第5题:

试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答案:
解析:
[解析]法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产生方式不同。道德属于人类的本能,根据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渐产生,依赖教育培养而积累长 成。就此而言,道德是自发的,有时是无形的,一般不通过专门的公共机关和人员来制定。法律是自觉 的,确定的,有形的,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机构、程序、方式而形成、实现的。在时间上,道德具有先在性,它 的产生早于法律。
第二,调整范围相异。首先,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的调整范围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道德要调 整;法不调整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道德也要调整。其次,道德对人的行为比法律的调整 更有深度。法律调整人的行为,尽管也涉及行为的主观状态,但这种主观状态依附于行为。道德则不然, 它可以单独评价人的行为动机道德与否,而不论行为效果如何。再次,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调 整比法律的调整更有高度。
第三,内容结构不同。法有明确具体的权利义务,且有明确法律后果。道德内容一般比较概括和 原则。
第四,实施方式有差别。法依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的实施则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 论等。

第6题:

以下表述符合霍姆斯观点的有()。

A.严格区分法律和道德,主张混淆法律和道德只能造成执法的混乱

B.批判了“逻辑”是法律发展的惟一动力的观点

C.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这种经验指社会经验

D.历史是取代逻辑的方法之一,除历史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利益和社会目的

E.不反对任何意义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只要是有用、有益的都可用于法律的实践


参考答案:A, B, D, E

第7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B.道德依附于法律,衬托法律的权威

C.道德始终滞后于法律的发展

D.道德与法律在本质上具备相同的规范功能


正确答案:A
解析: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第8题:

试述霍姆斯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观点。


参考答案:

法律与道德的紧密关系是自然法学的共同特点。法律应该服从和服务于法律之外的权威,法律的实现就是某种伦理的实现。他严格区分法律和道德,主张混淆法律和道德只能造成执法的混乱。他不是从理论上对法律下定义,而是从具体司法角度去总结法律的含义。即一个坏人对法院将做出何种判决的一种预测。可以说霍姆斯已不属于19世纪西方已有的各种法学学派,他是一种新的法学学派的奠基者。有人称之为实用主义法律思想,实用主义法学;有人称之为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先驱。


第9题:

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B)道德依附于法律,衬托法律的权威
(C)道德始终滞后于法律的发展
(D)道德与法律在本质上具备相同的规范功能


答案:A
解析:
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 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调节的 主体比法律广泛;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 觉性、事前性特点。

第10题:

试述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答案: 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联系紧密。
(1)政治变革和道德发展相互促进。道德领域内的重大冲突常常是政治变革的前奏,而重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又是道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2)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相互影响。政治关系制约着各种道德体系的社会地位及其某些行为规范,而不同道德体系对当时政治制度或政治秩序的巩固和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政治路线,政策是否正确,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相互影响。政治路线,政策是否正确,对社会的道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而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对于一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以及为此而制定的路线和政策的实施也有相当的影响。
(4)个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相辅相成,政治觉悟高的人,道德境界往往也比较高,道德境界高的人,政治觉悟往往也比较高。
道德与政治想比较而言,它们反映的角度和范围不同。政治主要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关系,道德则不仅反映对立阶级或势力之间的关系,它还反映个人对他人,特别是从个人对整体的义务和责任这个角度加以反映。它们反映的途径和程度不同。政治是经济关系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并建立国家制度和各种政治设施,保障新经济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而道德则只能通过对当时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的谴责或赞许,来间接表明当时生产关系的状况。政治干预社会经济关系,总是直接运用国家机器,或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往往是强制性的。相反,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干预,则主要凭借舆论、教育和示范等,不是强制性的。政治的干预往往是直接而迅速的,道德的干预则往往是缓慢的。(罗国杰,马博宣《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