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的内容包括()。

题目
多选题
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的内容包括()。
A

禁止在国际上首次使用武力

B

不得从事侵略战争及宣传

C

各国应履行其依国际法所负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责任

D

各国有避免涉及使用武力报复行为的义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

A.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
B.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是指禁止除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以外的一切武力的使用
C.对于一国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A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指被各国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所有领域,构成国际法基础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故A项正确。
B项,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但该原则并非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两种情形下的武力使用是允许的:(1)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2)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下的武力使用(即安理会授权动武),故B项错误。
C项,民族自决原则,指被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民族具有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原则中独立权的范围,只严格适用于殖民地民族的独立。对于一国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故C项正确。
D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争端当事国及其他国家应避免任何使争端或情势恶化的措施或行动,D项正确。

第2题:

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法基本原则都具有国际强行法的性质,国际强行法也普遍具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属性
B.二战时期德国对其境内的犹太人进行大屠杀,这属于德国的内政
C.甲国按照协定在乙国境内进行驻军违反了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原则
D.甲国的殖民地乙区可以民族自决原则为依据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选项A错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强行法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国际法基本原则都具有国际强行法的性质,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强行法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记忆的窍门是牢记6个基本原则即可,只有这6个既是基本原则也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他们分别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选项B错误。内政的判断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即发生在一国境内;二是不得违反国际法。其中第二点很容易被忽视,本题中德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而不能够被认定为内政。 选项C错误。根据国际法的规定,违反协议驻军属于违背不得使用武力原则,但C项中表述的是“按照”协议驻军,所以并不违反不得使用武力原则。 选项D正确。通过民族自决原则行使独立权只适用于殖民统治下的地区,所以D项中的说法正确。

第3题:

日本宪法的第()条规定“永远放弃以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A、第七条

B、第八条

C、第九条

D、第一条


正确答案:C

第4题: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 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C、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 D、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正确答案:A

第5题: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

A主权平等

B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C不干涉内政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A,B,C,D

第6题:

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国际法的立法机关
B.契约性条约对当事国没有法律拘束力
C.一国境内的任何国家行为均属于一国内政
D.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并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凡是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规则的武力使用是被允许的

答案:D
解析:
A 错误。国际社会没有也不应有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国际立法机构来制定规则,更不能由任何一个国家单独制定国际法。国际法的规则只能由国家之间在平等基础上以协议方式共同制定,这种协议可以是成文的,也可能是以不成文习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B 错误。从渊源的角度看,有人将条约分为“契约性条约”和“造法性条约”。前者一般是双边或少数国家参加,旨在规定缔约国之间的特定事项的权利义务的条约,如贸易交通等事项的条约。后者由多国参加、目的和内容是确立或修改某些国际法原则、规则或制度。从确立国际社会一般法律规则的角度看,多数国家参加的“造法性条约”,无疑具有更重要和普遍的意义。但是,由于所谓“契约性”和“造法性”条约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区分开,并且任何条约都为当事国创立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因此从对缔约国具有法律拘束力角度看,二者没有本质区别。C 错误。内政一般以领土为基础,但内政不完全是一个地理概念。内政的范围不与领土范围完全相对应。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内政,要看其是否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考察其在该事项是否已经为国际法所规范和调整,以及相关行为是否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规则和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D 正确。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并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凡是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规则的武力使用是被允许的,包括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和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下的武力使用。

第7题:

国际法上的不使用威胁和武力原则的含义是、

A、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
B、不仅包括禁止非法进行武装攻击,还包括禁止从事武力威胁和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
C、禁止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D、仅仅进行侵略战争的宣传,而未实际进行攻击和侵略尚不在国际法的禁止范围内

答案:B,C
解析:
不使用威胁和武力原则是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C两项。

第8题:

《日本国宪法》第()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A、六

B、七

C、八

D、九


正确答案:D

第9题:

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完整不可侵犯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下列不属于具体内容的是()。

  • A、不得以武力威胁取得他国领土
  • B、不得使用武力破坏一国的领土完整
  • C、国家边界不容侵犯
  • D、以武力占有的他国领土即成为本国合法领土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不使用武力和威胁原则的涵义包括禁止()。

  • A、以任何借口进行侵略
  • B、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 C、联合国按照宪章规定使用武力
  • D、为自由和独立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