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题目
问答题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毛泽东是怎样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案:
解析: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原因:(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4)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2题: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的必然?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治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革命、建设,改革,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是在于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3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第4题: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5题:

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
  •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
  • E、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标榜马克思主义实则民族主义

正确答案:B,D,E

第6题: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 B、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B

第7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不一样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里程碑?(8分)


正确答案:

第9题: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错误的有()。

  • A、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 B、以现实为由裁剪马克思主义
  • C、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D、片面的套用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