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系H公司员工,2005年3月进入该公司工作。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H公司一直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为公

题目
问答题
周某系H公司员工,2005年3月进入该公司工作。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H公司一直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为公司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同时,公司要求周某本人也以个人工资2%的标准缴纳失业保险费。从2010年4月开始,H公司由于效益下滑,没有继续为职工交纳保险费。2010年5月,H公司因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迫破产倒闭,周某因此失业。失业后,周某办理了失业登记,同时开始物色新的工作。周某是否有权领取失业保险金?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周某有权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社会保险法》第45条的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①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
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③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在本案中,周某因H公司破产而产业,周某本人和所在单位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都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失业后周某办理了失业登记,并积极寻找新工作,因此,周某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四)

张某在2001年进入某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7年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协议解散。在此期间,甲与其所在公司都按照规定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用人单位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 )。

A.百分之六

B.百分之九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二十


正确答案:A

第2题:

周末2007年进入公司,公司一直没有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周某与公司协商,但公司一直久拖不办。2008年1月,周某因此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可以不为其缴纳或补足社会保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3题:

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H与其紧后工作K和M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周和6周,工作K和M的总时差分别为5周和3周,下列关于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工作K和M的时间间隔为3周

B.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9周

C.工作H的总时差为8周

D.工作H的自由时差为3周

E.工作K的自由时差为8周


正确答案:CD
[答案]CD
[解析]:
A不对,题目中没有说明KM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无法判断他们两项工作的时间间隔;
B不对,因为自有时差是小于等于总时差的,M的总时差题目中给出为3周,所以他的自由时差不可能是9周,大于总时差3周;
C正确,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总时差=min{与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对应紧后工作的总时差}=min{(3+5),(6+3)}=8;
D正确,自由时差为与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E错误,道理同B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的是单号线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参见教材P196-197

第4题:

(2018年)某工程网络计划执行到第8 周末检查进度情况见下表(单位:周)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工作H 影响总工期1 周
B.工作K 提前一周
C.工作K 尚有总时差为零
D.工作M 按计划进行
E.工作H 尚有总时差1 周

答案:A,B
解析:
从表中得知,H 拖后一周,但因为原有一周总时差,故拖后的时间和总时差抵消,现总时差为0,刚好不影响总工期;K 提前一周,总时差由0 变为1;M 刚好按计划进行,总时差不变,仍为2.@##

第5题:

某锅炉燃煤量1OOt/h,煤含硫量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则排入大气中的SO2量为()。
A.0.08t/h B.0.l6t/h C.0.32t/h D.0.40t/h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4题。张某系某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张某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1年。该公司出资给张某提 供专业技术培训,但张某需在该公司工作服务至少3年。并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3年内,张某 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经济补偿在张 某任职期间按月给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张某需要按约定向该公司承担违约金?( )A.张某由于不满该公司的工作环境,在该公司2年后即要解除合同B.张某在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后,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作风懒散,常有失职行为C.张某在试用期间就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D.张某在与该公司劳动合同终止2年后,随即到一个与该公司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


正确答案:AD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第22条、第23条规定,AD当选。 

第7题:

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N与其紧后工作H和M的时间间隔分别为5周和3周,工作H和M的总时差分别为2周和6周,则工作N的总时差是( )周。

A.3
B.5
C.7
D.9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周某系H公司员工,1999年3月进入该公司工作。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H公司一直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为公司员工缴纳失业保险金,同时,公司要求周某本人也以个人工资2%的标准缴纳失业保险费。从2004年4月开始,H公司由于效益下滑,没有继续为职工缴纳保险费。2004年5月,H公司因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迫破产倒闭,周某因此失业。失业后,周某办理了失业登记,同时开始物色新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公司一直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为公司员工缴纳失业保险金,同时,公司要求周某本人也以个人工资2%的标准缴纳失业保险费,是合法的

B.由于从2004年4月失业保险费的缴纳中断,故周某无权领取失业保险金

C.由于周某的失业保险费只缴纳了13个月,故周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时间是13个月

D.周某如果在失业期间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则其不能享受失业保险金


正确答案:D

第9题:

某工程网络计划执行到第8周末检查进度情况见下表(单位:周)。



从中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工作H影响总工期1周
B、工作K提前1周
C、工作K尚有总时差为零
D、工作M按计划进行
E、工作H尚有总时差1周

答案:A,B
解析:
2020版教材P139
本题考查的是网络计划执行中的控制。选项C错误,工作K的尚有总时差等于到计划最迟完成时尚余周数减去检查计划时尚需作业周数,即2-1=1(周);选项D错误,工作M的尚有总时差为4-4=0(周),原总时差为2周,所以M实际进度拖后2周,但是不影响总工期;选项E错误,工作H的尚有总时差为2-3=-1(周)。

第10题:

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H与其紧后工作K和M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周和6周,工作K和M的总时差分别为5周和3周,下列关于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工作K和M的时间间隔为3周
B.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9周
C.工作H的总时差为8周
D.工作H的自由时差为3周
E.T作K的自由时差为8周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A不对,题目中没有说明KM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无法判断他们两项工作的时间间隔;B不对,因为自由时差是小于等于总时差的,M的总时差题目中给出为3周,所以他的自由时差不可能是9周,大于总时差3周;C正确,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的总时差=min{与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对应紧后工作的总时差)=min{(3+5),(6+3)}=8;D正确,自由时差为与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E错误,道理同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