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含义

题目
问答题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含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所谓“史”是指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一门史学科,它研究从古希腊罗马到20世纪的法学观点、思潮和学派以及发展的规律。
所谓“思想”是指西方史探讨是人的意识形态,以区别于法律的制度史。
所谓“法律思想”是指西方史将其研究领域限定在法律现象之中,以区别于哲学史、伦理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
所谓“西方”是指西方史研究基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之上形成的文化现象,在地域上主要包括欧洲和北美。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方法律思想史中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有哪些重要观点


参考答案:

1、法本身代表正义,法与正义是等同的。
2、正义是衡量法(指实在法)是否符合法的目的及正义的准则。
3、法与正义(道德)是无关的,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不正义、不道德的法律,只要合法地制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第2题: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参考答案:

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
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
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
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3题:

简述儒家法律思想史伦理法律思想包含的含义。


参考答案:

第一,儒家伦理法把宗法家族伦理作为大经大法;
第二,在儒家法律思想中,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法的最高价值,伦理凌驾于法律之上,伦理价值代替法律价值,伦理评价统率法律评价,立法、司法悉以伦理为转移,由伦理决定其取舍;
第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以伦理代替法律,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宗法伦理道德被直接赋予法的性质,具有法的效力,从而形成法律伦理化和伦理法律化的双强化运动。


第4题:

吕世伦老师的研究领域不包括()。

  • A、法哲学
  • B、法理学
  • C、西方法律思想史
  • D、当代罗马法体系

正确答案:D

第5题:

西方政法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国家主权学说的人是()

  • A、洛克
  • B、卢梭
  • C、潘恩
  • D、布丹

正确答案:D

第6题:

试论柏拉图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贡献。


参考答案: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影响巨大。他提出国家的理念 ,所谓国家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完美、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志高的“善”的国家;他还提出正义的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贯穿了严格的社会分工原则,国家应有“统治” “保卫”“生产”三种职能,相应地也应分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行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他主张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由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提出的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他还阐述了他的四种政体思想, 即理想的贤人政体和现实中的四种政体; 柏拉图设计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内容包括实行法治、主张有限民主、放弃共产优生的设想、重新划分了等级。
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期著名的政治哲学家, 在政治学说中将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相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同时,他以整体的思维方式思考政治, 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整体主义思想传统的源头。于此,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有关政体思想的论述对后世政治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 《法律篇》中,其认为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世的民主、法治、分权制衡具有启示意义。总而言之,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对政治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第7题:

席勒的美育理论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一,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起来。
第二,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
第三,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地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

第8题:

简述西方思想史上的义务概念。


参考答案:

与对法律权利的分析比较,西方学者对法律义务的分析是相对匮乏的。在众多著作中论述的义务,基本上是道德义务或宗教义务。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没有明确的法律义务概念,虽然义务的观念在社会中根深蒂固,并且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赛罗等思想家的论著中已相当广泛深入地探讨了现今可以称之为法律义务的种种实质问题。在中世纪的文献中,亦没有与法律权利相对应的法律义务的明确表述。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虽然有过关于义务的分析,但它们的分析主要限于宗教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范围。
法律义务成为独立概念并被学理分析始于近代。分析法学派的鼻祖霍布斯可能是把义务与法律权利对应、把义务作为限定自由之法律约束的第一人。以后随着权利义务平等观念的传播,特别是立法的发展,义务作为权利的对应物进入更多法学家的视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英国法学家哈特、米尔恩、迪亚斯等为代表的新分析法学派(即语义分析法学派)对义务概念进行了卓越的研究,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也最富有启迪的是他们越来越强调义务概念中的“应当”而不是制裁要素——从分析“应当”入手,对义务范畴和义务现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涉及义务的性质、义务的功能、义务的结构、义务的表现形式、义务的冲突、义务的违反、义务的实施等,使义务研究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


第9题:

吕世伦老师尚未出版的著作是()。

  • A、西方法律思想史
  • B、马列选读
  • C、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史
  • D、列宁法律思想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吕世伦老师开的课程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
  • B、法律基础
  • C、东、西方法律思想史
  • D、法理学课程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