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拒绝B国农产品进口,B国则提高A国工业品进口关税,这属于()。

题目
单选题
A国拒绝B国农产品进口,B国则提高A国工业品进口关税,这属于()。
A

报复

B

反报

C

干涉

D

自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国生产的某农产品价格40元,从乙国进口该产品价格30元,甲国对从乙国进口的该产品征税10元。这种税属于( )。 A.差价税 B.普惠税 C.特惠税 D.反补贴税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关税的分类。根据差别待遇和具体实施情况,关税又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普惠税和特惠税。本题显然属于根据差价征收的关税,属于差价税。答案是A。

第2题:

共用题干

甲国人A在乙国犯劫机罪、抢劫罪后逃回甲国,乙国向甲国提出引渡的要求,则下列判断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如果甲、乙两国之间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则是否对A引渡,可由甲国自由裁量
B、如果甲、乙两国之间签订有引渡条约,则甲国不得拒绝将A引渡
C、劫机罪、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
D、如果甲国拒绝引渡,则乙国有权派出警察到甲国将A缉拿

答案:B,D
解析:
我国《国籍法》第3~6条有明确规定。我国不承认我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所以,一旦取得外国国籍,则不具有我国国籍,C、D均错。根据《国籍法》第4、6条的规定,A、B正确。
根据《国籍法》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蒋某是中国人并定居在甲国,仍具有中国国籍,其女出生在甲国,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即具有甲国国籍,则不再有中国国籍。如果按照甲国国籍的有关规定,出生未获得甲国国籍的,则具有中国国籍,故本题的应选项为A项。
本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高某目前位于中国境内,中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其次认定高某目前国籍状态。高某原始国籍为中国公民,因此,本题的关键在于判定其中国国籍是否丧失。根据《国籍法》第3条的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而第9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国外定居的,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本题高某在甲国探亲而非定居期间获得甲国国籍。因此,他不属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国籍法》第14条的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高某并没有完成该程序。因此,依照中国的法律,高某仍然具有中国国籍。关于引渡问题,依《引渡法》第8条的规定,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引渡:(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因此,D选项为正确选项。A项涉及可引渡的罪行,即所谓双重犯罪原则,一般它可以作为引渡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A为错项。B涉及引渡请求的冲突解决规则,它的前提是各方都满足引渡条件。本题中甲乙两国虽然与高某的行为都具有某种连结点,但并不充分满足引渡的条件,所以B项不选。最后,无论是国际法的一般规则还是中国的引渡法,健康原因都不必然成为拒绝引渡的理由,因此C项不选。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也就是说,该侵害行为可以引起国家责任。(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地拥有保护国国籍,也即“国籍继续原则”。(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在这些手段用尽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济时,才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此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因此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错误,因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公民的请求而引起,也可由国家主动行使。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在国际法中,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因此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当他国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提出引渡时,一国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据有关国内法或其他因素作出决定。因此A项说法是正确的。引渡的对象是被请求国指控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人,可能是请求国人、被请求国人和第三国人。在国际实践中,除非有关引渡条约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一般的各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因此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国际法中关于引渡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认定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国际法规定了一些不应视为政治犯罪的行为,包括:(1)战争罪、反和平罪和反人类罪;(2)种族灭绝或种族隔离罪行;(3)非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内的受国际保护人员罪行等。因此,劫机罪和抢劫罪均属于可引渡的罪行。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甲国对其公民具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因此虽然甲国拒绝将A引渡,乙国也无权派出警察赴甲国对A进行缉拿。D项说法错误。

第3题:

可以享受NAFTA进口关税优惠的货物是( )

A.自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非缔约国的货物

B.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缔约国的货物

C.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非缔约国的货物

D.属于缔约国法人进口的货物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甲乙丙三国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汽车是乙国,丙国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假定目前丙国汽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乙国货币对甲国升值8%,其他条件均不变。下列做法中,甲国的最佳选择是()

  • A、增加进口乙国汽车,减少进口丙国汽车
  • B、增加进口丙国汽车,减少进口乙国汽车
  • C、增加进口乙、丙国的汽车
  • D、减少进口乙、丙国汽车

正确答案:B

第5题:

可以享受NAFTA进口关税优惠的货物是()

  • A、自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非缔约国的货物
  • B、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另一缔约国的货物
  • C、原产于一缔约国输入到非缔约国的货物
  • D、属于缔约国法人进口的货物

正确答案:B

第6题: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罗斯托经济理论?()

A.工业国的出口结构以出口高技术产品为主

B.农业国时期出口结构一般为农产品

C.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期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D.发展到最后的工业国应该是农产品、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平均出口的结构


参考答案:D

第7题:

货物用出口国的汽车运往进口国,进口国禁止出口国汽车越过国境,需卸货再装上进口国的汽车,这种情况属于转运。

A

B



第8题:

A国拒绝B国农产品进口,B国则提高A国工业品进口关税,这属于()。

A.报复

B.反报

C.干涉

D.自卫


参考答案:B

第9题: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罗斯托经济理论?()

  • A、工业国的出口结构以出口高技术产品为主
  • B、农业国时期出口结构一般为农产品
  • C、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期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
  • D、发展到最后的工业国应该是农产品、工业品和高技术产品平均出口的结构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货物用出口国的汽车运往进口国,进口国禁止出口国汽车越过国境,需卸货再装上进口国的汽车,这种情况属于转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