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施强制许可的对象只能是()

题目
单选题
申请实施强制许可的对象只能是()
A

发明专利

B

实用新型专利

C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D

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1999年5月,邵某经人介绍结识本市居民王某,并于同年6月,在相互并不很了解的情况下匆忙结婚。婚后不久,邵某发现王某原来是个无业游民,好吃懒做,性情暴躁。于是,邵某苦口婆_心地规劝丈夫。岂料,王某见邵桌对自己不满意,且有责怪之意,不由得怒火中烧.对邵某张口大骂。夫妻俩大吵大闹一场,邵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居住,不久,又被王某接回。此后.王某依旧恶习难改,不务正业,夫妻俩常为一些生活琐事而争吵.继而大打出手。部桌三天两头跑回娘家向老母哭诉。2002年lo月,邵某的父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他把一个1万元的存折交给了邵某,希望她自己收好,别让王某知道。但不久王某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并多次向邵某索要存折,都被邵某拒绝了。2003年年底,邵某成了下岗工人。失业后,王某对邵某更是净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事。邵某气愤之下,决定用父亲给的钱到商场中承包个摊位,做服装生意。王某知道后威胁邵某不得擅自动用那笔钱,不然就要砸烂她的摊子。无奈之下,邵某提出离婚。王某表示同意,但要把那笔钱拿出来平分。部某当然不同意.坚持那笔钱是父亲给自己的。双方争执不下。2004年4月,邵某和王某又固家庭事务吵闹不休,王某动手打了邵某。邵某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依法确认自己对继承所得财产的所有权。  问:本案中,邵某继承父亲遗产所得的财产,是与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还是邵某的个人财产?

正确答案:
解析:

第2题:

填空题
我国1982年宪法共包括( )、( )章,计( )条。

正确答案: 序言,四,138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某省人大常委会撤销了省人民政府规章的行为属于()
A

权力机关监督

B

行政机关监督

C

司法机关监督

D

社会监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国家领土

正确答案: 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陆地与水域的上空和底土等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填空题
第二次大战后,德国一分为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制定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宪法。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1990年两德统一后,继续以其为临时宪法。

正确答案: 《基本法》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正确答案: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孕育、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为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特别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判断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可以避免地区之间不平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收对象的税种是()。
A

流转税

B

所得税

C

直接税

D

从量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追索。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

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C

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D

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物在一定期限内是否有所有人可以把物分为有主物与无主物。一般情况下,遗失物不属于无主物,而是有主物,只是由于所有人的不慎导致物与其暂时分离。遗失物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可以转化为无主物,拾得遗失物是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之一。实践中,如果拾得人不知道失主的,应当将遗失物送交公安机关或有关单位,遗失物经公告招领期满无人认领的,收归国有。根据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拾得物灭失、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己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返还拾得物,不是道德上的义务,而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关于无主物的归属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我国目前对加工行为取得动产所有权没有规定,实践中,未经他人的同意在他人的财产上进行加工的,应当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加工物一般归原物所有人所有,并给加工人以补偿。但加工物远远大于原物的,加工物可以归加工人所有,但应给原物的所有人以补偿。因此,本题C的表述是错误的。本题不适用善意取得,因为该遗失物不是第三人(本题中的丙)从出卖同类物品的公共市场上买得的。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什么?

正确答案: 法律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