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中序列未知的目的基因的制备常采用的方法是()。

题目
单选题
真核生物中序列未知的目的基因的制备常采用的方法是()。
A

cDNA文库法

B

化学合成法

C

PCR法

D

基因组文库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外显子是( )。

A 基因突变的表现

B 断裂开的DNA片段

C 不转录的DNA片段

D 真核生物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

E 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参考答案D

第2题:

外显子是( )

A.基因突变的表现
B.转录模板链
C.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
D.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序列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外显子是( )

A.不转录的DNA就是反义链

B.基因突变的表现

C.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D.真核生物基因中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

E.断裂开的DNA片段


正确答案:D

第4题: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高达几万次重复的高度重复序列。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真核生物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真核生物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包括内含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大量的重复序列。
(2)内含子将编码区隔断,可以通过转录后选择性剪接产生功能不同而结构仅有微小差别的RNA或蛋白质,丰富遗传信息的容量。此外,内含子对基因表达调控也有一定作用。
(3)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反应元件等,决定基因表达的时空性。它们通过与RNA聚合酶以及一些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激活或者抑制基因转录活性。
(4)高度重复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大多属于非编码区,与复制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相关。

第6题:

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
B.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
C.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D.真核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多顺反子

答案:D
解析:

第7题:

真核生物基因组含有的重复序列有哪些?


正确答案: 高度重复序列:重复频度>105。根据卫星DNA的长度,又可分成3种: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
中度重复序列:这类重复序列主要由比较大的片段(由100bp到几千bp)串联重复组成,分散在整个基因组中,重复频度不等,如Alu家族、rRNA、tRNA和组蛋白等。

第8题:

外显子是( )

A、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

B、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

C、真核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D、转录的模板链

E、基因表达


参考答案:B

第9题:

原核生物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有()

  • A、编码序列所占的比例
  • B、操纵子结构
  • C、重复序列
  • D、内含子
  • E、细胞核结构
  • F、复制起点的个数

正确答案:A,B,D,F

第10题:

简要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重复序列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以及这些重复序列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包括高度重复序列和中度重复序列。
(1)高度重复序列由6—100个碱基组成,重复次数高达数百万次。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主要为:
①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某些反向序列常存在于DNA复制起始点区的附近,另外许多反向重复序列是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位点;
②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对稳定RNA分子使其免受分解有重要作用;
③参与转位作用,转位基因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在转位作用中即能连接非同源的基因,又可以被参与转位的特异酶所识别;
④a卫星DNA成簇地分布在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可能与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有关,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可能依赖于具有染色体专一性的特定卫星DNA顺序;
⑤与生物进化有关,不同种属特异性,但相近种属又有相似性;
⑥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不一样,这可作为每一个体的特征。
(2)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在10-10000之间。基因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用作编码基因,可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rRNA、组蛋白等细胞生长与分裂急需的成分。另外,中度重复序列一般具有种特异性,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它们作为探针以区分不同种哺乳动物细胞的DNA。
2、在基因组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这些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绘制遗传图,通常使用的重复序列包括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和短的串联重复。VNTR分布在人类基因组的非编码区中,是一些串联排列的10多个碱基的重复序列,重复次数一般在10次以上。STR又被称为微卫星标记(MS),是一些由2-6个碱基组成的重复序列。微卫星标记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比较均匀,数目较多,信息含量也高。同时,微卫星标记也成为物理图上的标记,从而促进了物理图和遗传图的整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