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舌诊?试述舌诊诊断疾病的原理?

题目
问答题
何谓舌诊?试述舌诊诊断疾病的原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与全身脏腑经络之间通过经筋和经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心主血,肺主气,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胃津、肾液通过金津、玉液上潮于舌。
故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可以判断脏腑、气血津液的盛衰。一旦脏腑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则可从舌上反映出来,此即舌诊的原理。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中医舌诊原理?


参考答案: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舌为心之苗,且为呼吸、消化共同通道之要冲,为多气多血的器官;口腔之唾液系肾、胃津液上潮所致;舌苔乃胃气所生,胃为水谷之海,故脏腑精气上荣于舌。综上所述,由于舌与人体脏腑、气血、津液都广有联系,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舌。

第2题:

下列那项并非典型的“生物全息诊法”

A、按诊

B、脉诊

C、目诊

D、耳诊

E、舌诊


参考答案:A

第3题:

诊舌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光线影响:望舌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光线要直接照射舌面,光照的强弱与色调常常会影响正确的判断。更应避免有色光线照射影响舌苔的颜色。2)饮食和药物的影响:饮食和某些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如进食后由于口腔咀嚼的摩擦、自洁作用而舌苔由厚变薄;多喝水可使舌苔由燥变润;刚进辛热食物,舌色偏红;多吃糖果、甜腻食物,舌苔变厚,口味酸腻;服用大量镇静剂后,舌苔厚腻;长期服用某些抗生素,可以产生黑腻苔或霉苔。由于服用某些食物或药物而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染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退去,或经揩舌除去,一般染苔多不均匀地附着于舌面,与病情亦不相符。如发现疑问可询问病人的饮食、服药情况,或用揩舌的方法予以鉴别。3)口腔对舌象的影响: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下齿印;张口呼吸可以使舌苔变干等,这些因素引起的舌象异常,都不能作为机体的病理征象,应加以鉴别,避免误诊。

第4题:

试述脉诊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脉诊的原理,主要在于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与心相通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血由心所主以外,又由脾所统、肝所藏,且赖肺的朝百脉以辅心行血,肾藏精而生元气,元气以推动激发全身脏腑的功能,所以五脏均与血脉密切相关,故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状况均可显见于脉。当发生病变时,各种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脉气,而表现出不同的病理脉象。因此,诊脉可以诊断病证。

第5题:

以下有关望诊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面诊仪舌诊仪都属于望诊范畴

B、目前的舌诊仪都需要标准光源

C、目前的舌诊仪可以直接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给出治疗方案

D、基于图像的机器学习技术将对望诊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


答案:C

第6题:

构成疾病和证候临床表现的基本要素是( )

A、四诊

B、舌象

C、脉象

D、舌象和脉象

E、症状


参考答案:E

第7题:

下列哪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

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舌鉴》

C、《舌鉴辨证》

D、《辨舌指南》

E、《诊家正眼》


参考答案:A

第8题:

试述舌诊白苔、剥苔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1.白苔:提示正常舌苔,或见于表证、寒证、湿证。2.剥苔:提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俱虚。

第9题:

试述舌诊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观察舌象的变化,对临床辨证有重要的意义。1.可判断正气盛衰: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示胃之气津充沛;舌光无苔,主胃之气阴衰败。2.可分辨病位浅深:如舌苔薄白,多为外感初起,病证轻浅;舌苔黄厚,主邪入里,病证深重。舌质红,属气分热盛;舌质绛,为热入营血。3.可区别病邪性质:如白苔多主寒,黄苔常主热,腻苔多属湿,中风多见舌强,心脾经热则多吐舌。4.可推断病势进退:舌苔由白变黄、变灰、变黑,舌质由淡变红,变绛、变青紫,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而重。反之,舌苔由灰黑变黄变白,舌质由紫绛变淡红,则提示病由里出表,由重而轻。

第10题:

舌诊演示。


参考答案:(1)医者的姿势可略高于病人,保证视野平面略高于病人的舌面,以便俯视舌面。(2)注意光线必须直接照射于舌面,使舌面明亮,以便于正确进行观察。(3)先察舌质,再察舌苔。察舌质时先查舌色,次察舌形,再察舌态。查舌苔时,先察苔色,次察苔质,再察舌苔分布。对舌分部观察时,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边,最后观察舌根部。(4)望舌时做到迅速敏捷,全面准确,时间不可太长,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确,可让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新望舌。(5)对病人伸舌时不符合要求的姿势,医生应予以纠正,如:伸舌时过分用力,病人伸舌时,用牙齿刮舌面,伸舌时,口未充分张开,只露出舌尖,舌体伸出时舌边尖上卷,或舌肌紧缩,或舌体上翘,或左右歪斜等,影响舌面充分暴露。(6)当舌苔过厚,或者出现与病情不相符合的苔质、苔色,为了确定其有根、无根,或是否染苔等,可结合揩舌或刮舌方法,也可直接询问患者在望舌前的饮食、服用药物等情况,以便正确判断。①揩舌:医生用消毒纱布缠绕右手食指两圈,蘸少许清洁水,力量适中,从舌根向舌尖揩抹3~5次。②刮舌:医生用消毒的压舌板边缘,以适中的力量,在舌面上从舌根向舌尖刮3~5次。(7)望舌过程中还可穿插对舌部味觉、感觉等情况的询问,以便全面掌握舌诊资料。(8)观察舌下络脉时,应按照下述方法进行:①嘱病人尽量张口,舌尖向上腭方向翘起并轻轻抵于上腭,舌体自然放松,勿用力太过,使舌下络脉充分暴露,便于观察。②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颜色、长短、粗细,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和形态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