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其投照技术与方法。

题目
问答题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其投照技术与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心脏摄影条件宜采用高仟伏、高毫安和短曝光时间,以减少呼吸及心跳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
⒉焦-片距180cm~200cm,以减少影像的放大失真。
⒊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使膈肌下降,减少心影与膈肌重叠。投照前务必作好呼吸控制的训练。
⒋右前斜位需吞钡,观察食道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侧位摄片应采取左侧位。
⒌左、右前斜位的旋转角度应准确,右前斜位45°~55°角,左前斜位60°~70°角,旋转时应使双足、臀部和胸部一起转动。
投照技术和方法是:
⒈焦一片距180cm~200cm。
⒉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射入胶片。
⒊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⒋右前斜位曝光前,让患者先吞服一口钡剂,再含一口钡剂,当咽下第二口钡剂后,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5.冲洗胶片,照片满意后让病人离去。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髋关节前后位、蛙形位及谢氏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髋关节放于台面中线。下肢伸直,足稍向内旋,使两侧拇趾内侧互相接触。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两踝部放沙袋固定。中心线对准股骨头,与暗盒垂直。此位置显示髋关节,股骨头、颈、大小粗隆和股骨上端的前后位影像。
2.蛙形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或暗盒中线。髋和膝部弯曲,大腿外旋。使与台面成30°角,髋关节对暗盒中线。中心线对准两侧股骨头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此位置显示两侧髋关节和二侧股骨上部的侧位影像。
3.谢氏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髋部约抬高35°~40°。膝部和肘部弯曲,用以支撑身体。被检侧髋部对台面或暗盒中线,股骨大粗隆对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被检侧髋关节,与暗盒垂直。此位置能显示髋关节,髂骨和股骨上部的斜位影像。对检查股骨头向后脱位的病例极有价值。

第2题: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照位置及方法。


正确答案: 乳突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乳突解剖结构复杂,使用胶片又小,所以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其投照位置和方法。
⒉使用滤线设备,小焦点和短焦-片距投照,以提高影像质量。
⒊操作宜敏捷,边操作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投照时嘱病人屏住气。
乳突侧位和轴位的投影位置及方法:
⒈乳突侧位-许氏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贴近暗盒。对侧胸部抬高,使头颅摆成标准侧位,乳突尖置于暗盒中点。中心线向足端倾斜23°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射至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若在同一张胶片上摄取两侧乳突,不曝光一侧用铅橡皮遮盖。
⒉乳突轴位-梅氏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身旁,下颌内收,头向被检侧旋转,使头颅正中面与暗盒呈45°角,耳后线对准暗盒中线,乳突尖置于暗盒上1/3处。中心线向足端倾斜45°角,通过被检侧乳突尖射入暗盒中心,以同样方法摄取对侧乳突。

第3题:

简述颞骨茎突前后位与侧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颞骨茎突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暗盒放于一向足侧倾斜13°的角度板上,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线,并与暗盒垂直。两侧外耳孔联线中点放于暗盒中心。头部稍向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垂直。曝光时令患者尽量张口,避免下颌骨喙突与茎突重叠。中心线对准鼻尖射入暗盒中心。此位置能使两侧颞骨茎突在上颌窦内显影。
2.颞骨茎突侧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面部紧靠暗盒,对侧前胸稍抬高,用手支撑。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头稍向后仰,使听鼻线与暗盒下缘平行。曝光时令患者尽量张口,使下颌骨的喙突向下,不与茎突重叠。中心线向头侧和面侧各倾斜10°,对准对侧外耳孔下方3cm处,射入暗盒中心。此位置能使茎突在下颌切迹的上方显影。

第4题:

肺尖后前位及侧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后前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患者面向摄片架直坐,前胸紧靠暗盒,身体正中面对暗盒中线。两肘弯曲,手背和腕部放于髋部,两肩和两臂尽量内旋。暗盒上缘与肩部相平。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对准第二胸椎棘突,射入暗盒中心。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此位置显示肺尖部的后前位影像,用于观察肺尖部病变。
侧位摄影的投照方法及临床意义: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患侧靠片,身体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两足分开、站稳。患侧手臂上举抱头,腋部紧靠暗盒,对侧上肢垂于身旁,使肩部下垂。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0°,对准对侧肩部射入暗盒中心。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此位置显示肺尖部的侧位影像,从侧位观察肺尖部的病变。

第5题:

何谓X线投照位置的后前位、右前斜位、右侧位、顶颌位?四肢投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后前位是X线方向从患者背面射至前面,是胸部投照的常规位置,右前斜位是X线从患者左后方射至右前方,如食管和心脏的投照位置。右侧位是X线从患者左侧射至右侧,如胸部或胆囊的侧位投照。顶颌位患者下颌靠片,X线从头顶射至下颌下方,如颅底或蝶窦的投照位置。
四肢投照的注意事项有:
1.投照任何一个部位必须使患者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2.四肢骨投照必须包括邻近一侧的关节,以资识别。
3.肢骨长轴必须与胶片平行。
4.在一张胶片上同时投照两个位置时,不曝光的一侧需用铅板或铅橡皮遮盖。
5.在一张胶片上投照正侧两个位置时,两面肢体的同一端必须放在胶片的同一侧。
6.每次投照时所用胶片的大小应以被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来衡定,不要过大或过小。
7.肢骨投照的焦-片距一般都是75cm~100cm。
8.四肢骨投照一般不使用滤线器,如使用时注意不要放反。

第6题:

心脏摄影的投照位置有那些?简述其含义。


正确答案: 1.后前位患者面向暗盒站立,两足分开与肩齐,身体正中面对胶片中线。下颌部稍抬高置于暗盒上缘,前胸贴近暗盒。两肘屈曲,手背贴于两髋上部,两肩向前内旋并靠近暗盒。暗盒上缘超出双肩2厘米。
2.右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右前胸部贴近暗盒,右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右髋上部,左臂上举抱头,左胸离开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45°~55°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右肩2.5厘米,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前胸和右后胸。
3.左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左前胸贴暗盒。左肘屈曲内旋,手背置于左髋上部;右手上举抱头,使躯干与暗盒呈60°~70°的角度,暗盒上缘超出左肩2.5cm,左、右缘分别包括左后胸和右前胸。
4.左侧位:患者侧立位,左侧贴近暗盒,双臂上举抱头,两足分开,下颌前伸,收腹挺胸,前胸后背与暗盒两侧缘齐平,暗盒上缘超出胸锁关节3厘米。

第7题:

简述膀胱造影后常用的投照方法的投照方法。


正确答案: 1.仰卧前后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暗盒上缘约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或向足侧倾斜5°,曝光时令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⒉左、右斜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然后将身体向左(或向右)倾斜,使躯干与台面作成45°角。暗盒上缘约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⒊侧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股骨大粗隆对台面中线。两臂前伸或上举抱头,下肢稍弯曲。暗盒上缘约与
髂骨嵴相齐,下缘须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并与垂直。曝光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呼出屏住。

第8题: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简述其投照技术与方法。


正确答案: 心脏摄影的注意事项有:
⒈心脏摄影条件宜采用高仟伏、高毫安和短曝光时间,以减少呼吸及心跳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
⒉焦-片距180cm~200cm,以减少影像的放大失真。
⒊深吸气后屏气曝光,使膈肌下降,减少心影与膈肌重叠。投照前务必作好呼吸控制的训练。
⒋右前斜位需吞钡,观察食道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侧位摄片应采取左侧位。
⒌左、右前斜位的旋转角度应准确,右前斜位45°~55°角,左前斜位60°~70°角,旋转时应使双足、臀部和胸部一起转动。
投照技术和方法是:
⒈焦一片距180cm~200cm。
⒉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垂直射入胶片。
⒊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⒋右前斜位曝光前,让患者先吞服一口钡剂,再含一口钡剂,当咽下第二口钡剂后,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5.冲洗胶片,照片满意后让病人离去。

第9题: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有何区别?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哪些?心脏各位置投照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肺部与心脏后前位投照技术的区别
⒈心脏投照比肺部投照的仟伏高、毫安大、曝光时间短,以便清楚地显示心脏的边缘和形状。
⒉心脏投照的焦-片距较长(180cm~200cm),以减少心影的放大失真。
⒊心脏投照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水平。而肺部投照对准第4胸椎平面。
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标准有:
⒈胸锁关节间隙两侧应相等。
⒉肩胛骨投影于两肺野以外。
⒊上面四个胸椎椎体及间隙隐约可见。
⒋两侧胸壁与胶片两缘等距,两侧肋膈角包含在照片内。
⒌心脏边缘显示清楚。
心脏投照位置的临床意义是:
⒈后前位投照可观察心影的大小及主动脉弓,肺动脉段和肺血情况。
⒉右前斜位投照可观察右室和左房扩大,食道吞钡显示主动脉弓和左房的压迹。
⒊左前斜位投照适于观察左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
⒋左侧位投照可观察左、右室扩大和主动脉病变,可代替左、右前斜位。

第10题:

心脏摄影的投照体位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后前位患者面向暗盒站立,前胸贴近暗盒。
(2).右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右前胸部贴近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45°~55°角度。
(3).左前斜位患者面向暗盒斜立,左前胸贴近暗盒,使躯干与暗盒呈60°~70°的角度。
(4).左侧位:患者侧立位,左侧贴近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