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题目
问答题
请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朱震亨《相火论》认为,自然界万物的产生以及人体生命均以动为常,“动”是相火的作用。因此,相火对生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火动得其常有助于生生不息,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因此,丹溪论相火,有相火之常和相火之变两方面。
相火之常,朱震亨认为人身相火寄于肝肾,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此外与心包络、三焦、胆、膀胱等亦有关,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五火”之动皆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而凡脏腑、经络、气血等正常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延续无不体现了相火的作用。
相火之变,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有情志过极、色欲过度、饮食厚味等诸多方面。丹溪认为伤于七情六欲者常先激起“脏腑之火”,然后进一步导致相火妄动。房劳、大怒可使相火直接起于肝肾,心火妄动更易引动相火,相火之妄动必然消耗阴精,其病变较多,危害甚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朱丹溪治疗火、痰、郁证有何独特见解及用药经验?


正确答案: 朱丹溪所论的火证,主要是内火,他认为火证的临床表现甚多,如诸热瞀瘛,躁扰狂越等,治疗方面,丹溪大体分为实火、虚火和火郁。“实火可泻”,用黄连解毒汤之类苦寒直折属正治法;“郁者发之”,选用升阳散火汤;“虚火可补”凡中气不足者取法于李东垣,味用甘寒;若阴虚火旺,丹溪创用滋阴泻火法,在处方用药上,有补阴精,益阴血之分。凡阴精不足而相火亢盛者,用大补阴丸;阴血虚亏,相火旺盛,则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朱氏的滋阴降火法,补充了刘河间纯用清热泻火之不足,又在东垣的气虚发热外增添了阴虚火旺的证治,对后世影响很大。
对于痰证,朱氏认为情志忧郁、饮食厚味、外感无汗、滥用补剂,都可使气血失常,清化为浊,结为老痰宿饮,关键在于脾虚、湿滞、气郁、火炎。痰之为病,变化多端,症状不一,可致咳嗽、呕利、眩晕、惊悸等症。治疗上丹溪认为当分标本,“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在此基础上化痰,又须考虑治气,朱氏以二陈汤为治痰的基本方,具体用药上,又根据痰的不同性质、不同部位,以及人的体质情况而选择用药。
所谓“郁”为滞而不通之义。朱氏认为凡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等因素都可使人体之气郁滞不通,从而产生郁证,包括气郁、湿郁、痰郁、血郁、食郁,总称“六郁”。可单独发病,也往往相因致病,但以气机的通畅与否为主要关键,往往因气郁而影响到其他,丹溪创制越鞠丸统治诸郁,其法为后世所宗。

第2题:

试述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丹溪所谓“阴不足”,是指阴精难成易亏而言;所谓“阳有余”,在生理状态下,是指人体脏腑功能时时处于活跃状态并相对于“阴不足”言;在病理状态下.是指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并非指人体真阳之有余。基于此,丹溪认为阴精的难成易亏,相火之易于妄动,是人体容易发病之关键。要保持阴精充盛,首先就得使相火不致妄劝。因此,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首列《饮食箴》《色欲箴》两篇,示人要节制饮食和色欲,不使相火妄动,以保持阴阳平衡。由此可见,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旨在强调抑制相火,保护阴精,为阐发“阴虚火动”的病机和倡导滋阴降火之法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其预防、摄生思想提供理论依据。

第3题:

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


正确答案:D

第4题:

朱丹溪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依据有哪些?


正确答案: 动多静少;阴精难成易亏;人之情欲无涯。

第5题:

请简述叶天士理虚大法的主要学术内容。


正确答案: 叶天士治疗虚损病证,运用甘药培中、血肉填精、中下兼顾的方法。其补养脾胃,纯脾脏虚衰者,用益气升阳,但不过用温燥;胃阴亏虚者,滋养胃阴;脾胃两虚者,强调两调脾胃,并用通补阳明法。其培补先天,对肾脏亏虚者,除用一般补阴补阳药物外,多兼用敛补之品,又用柔剂阳药以补肾中阳气;对于阴经不足者,补益肾中阴精,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补阴益阳,再配伍从蓉、菟丝子等,形成补肾益精的独特方法。叶氏补后天时重视养先天,而益先天又重视培后天,中下兼顾,脾肾两补。

第6题:

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内容。


正确答案: 朱丹溪相火论包括相火之常和相火之变两部分。其相火之常是论述相火为人体正常的生理之火,维持人身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其相火之变是论述人体的相火妄动的病理状态,此相火妄动丹溪认为是由于醉饱、房劳、大怒、心火等皆可诱发相火妄动;相火妄动则易耗伤阴精,阴虚则热,阴绝则死。

第7题:

试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朱氏对相火的论述,包括两方面:
(1)相火为人身之动气。此从生理方面阐述。人体动多静少,处于一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状态中,但动而中节,并非妄动。如果没有动,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就会停止,人体就会没有生命。至于“动”的产生,则是相火的作用。可见,丹溪所言之相火,是推动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对人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相火妄动则为贼邪。此从病理方面阐述。相火作为人身之动气,对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具有推动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如果动而无制,就会变成贼邪,损害人体之元气。引起相火之原因,主要是人们“情欲无涯”。此外,房劳过度、饮食厚味、情志过激等也是引起相火妄动之原因。相火妄动之危害,朱氏明确指出相火妄动,必然会耗伤阴精,轻则病,重则死,对人体危害甚大,已非动气之火,而是成为食气之贼火。相火之部位,丹溪认为相火寄于肝肾二脏,肝藏血而肾藏精,肝肾之精血为相火之物质基础。此外,还分属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等脏腑。概之,丹溪所言相火妄动,是指人体的机能处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它能耗损阴精、损伤元气,对人体危害甚大‘故丹溪的相火论,也是其滋阴降火法及其预防、摄生思想的理论依据。

第8题:

以相火立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从正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元代朱丹溪提出"无()不作眩"

  • A、风
  • B、火
  • C、气
  • D、虚
  • E、痰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朱震亨主张的学术观点是()。

  • A、脏腑辨证论
  • B、火热沦
  • C、脾胃论
  • D、攻邪论
  • E、相火论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