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休克的防治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休克的防治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休克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1、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休克发生。2、早期发现,迅速抢救  ①纠正微循环(i、补充血容量;ii、血管活性药物应用;iii、防治DIC;iv、改善心泵功能)。  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③保护细胞,改善细胞功能。

第2题: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是( )

  • A、确立病因
  • B、针对原因迅速止血
  • C、补充血容量
  • D、防治感染
  • E、防治休克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机簧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青霉素系半抗原,无变应原作用,因此大多数人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用青霉素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机制是属Ⅰ型超敏反应的全身表现。为防止该现象的发生,首先应仔细询问是否有对青霉素过敏的病史;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注射青霉素时还必须准备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肾上腺紊及抢救设施,以防万一。个别人在皮试时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要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第4题:

简述枝干病害发展特点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病害种类少,病原种类多;
(2)各侵染源寄生性差距悬殊;
(3)初侵染源:已感病的活立木及枯死的树木或枝条;
(4)多年生;
(5)再侵染:不明显;
(6)潜育期:长。1-2个月或2-3年;
(7)传播方式:因病害种类而异;
(8)侵入途径:各种伤口;自然孔口;
(9)有些枝干病害具有潜伏侵染现象。

第5题:

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青霉素系半抗原,无变应原作用,因此大多数人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用青霉素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机制是属Ⅰ型超敏反应的全身表现。为防止该现象的发生,首先应仔细询问是否有对青霉素过敏的病史;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注射青霉素时还必须准备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肾上腺素及抢救设施,以防万一。个别人在皮试时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要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第6题:

简述毒蛇防治原则。


参考答案:
防治措施:平时提高警惕,切忌用手去捉弄它们。万一被蛇蛟伤,首先应判断是否被毒蛇所咬,最好将蛇打死,后识别,若办不到,可根据牙痕判断。当确认被毒蛇咬伤,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①保持镇定,不要乱跑,以免循环加快而加速毒的吸收和扩散,
②结扎。在伤口的上方用带子结扎,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防组织坏死;
③冲洗。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冲洗伤口,无条件时,用盐水或清水冲洗,
④扩创排毒。割破伤处,挤出带毒液的血液,
⑤就近就医。

第7题:

阐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机理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青毒素素半抗原,无变应原作用,因此大多数人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但极少数人用青霉素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机理是属Ⅰ型超敏反应的全身表现。
防止该现象的发生,首先应仔细询问病史,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注射青霉素时还必须准备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肾上腺素及抢救设施,以防万一。个别人在皮试时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要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第8题:

简述血吸虫病的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1)治疗病人、病牛,主要用吡喹酮治疗(2)管理好水源和粪便,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消灭钉螺(4)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血吸虫感染。

第9题:

简述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1.脱敏注射:采用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变应原的方法,逐渐消耗体内已形成的IgE,以便可大量注射抗毒素血清而不致发病。
2.减敏疗法:皮下多次,小剂量注射变应原后,循环中出现IgG封闭抗体,阻断变应原与IgE结合,可防止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复发。
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其作用有:
①抗炎作用;
②稳定溶酶体;
③减少淋巴细胞数量;
④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
4.阻止活性介质释放:如采用色甘酸二钠,阿司匹林和儿茶酚胺类药物等。
5.对抗活性介质的作用,临床上常用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

第10题:

简述水力侵蚀的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1)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强化治理,重视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
(2)以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为突破口,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3)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和连片治理,试验、示范、推广想结合;
(4)坡沟兼治,加强治坡,坚持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三结合的综合治理;
(5)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保证开发,以开发促治理;
(6)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灾害性水土流失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