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法分离的原理()

题目
单选题
萃取法分离的原理()
A

利用两种物质解离度不同进行分离

B

利用两种物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C

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D

利用两种物质吸附能力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不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法。


参考答案:

溶剂萃取法应用溶剂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毒物,是分离和提取不挥发性毒物的有效方法,又可分为液—液提取和固—液提取两种方法。
(一)液—液提取
利用分配定律,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为定值,当检材中的毒物溶解于一种溶剂中,另一种对毒物溶解度大的溶剂可将毒物从第一种溶剂中转移过来,这就是毒物的液—液提取。
(二)固—液提取
固—液提取是指固体吸附剂与水竞争检材中的毒物,即毒物通过吸附、分配、离子交换附着在固体填料上,然后用溶剂将固体填料上的毒物洗脱下来的提取法。


第2题:

完整的萃取操作应包括()。

A.原料液与萃取剂的充分混合、接触

B.萃取相E与萃余相R的分层

C.将萃取相和萃余相分别进行分离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不同的游离黄酮时,5%碳酸氢钠水溶液可萃出的是

A.7,4’-二羟基黄酮

B.5.羟基黄酮

C.4’-羟基二氢黄酮

D.6-羟基黄酮

E.7-羟基黄酮


正确答案:A
7-和4’-位同时有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在p-"tr共轭效应的影响下,使酸性增强而可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7-或4’-位上有酚羟基者,只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不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6-位酚羟基者只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仅有5-位酚羟基者,因可与4-位的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故酸性最弱。

第4题:

pH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不同的游离黄酮时,5%碳酸氢钠水溶液可萃出的是()

  • A、7,4'-二羟基黄酮
  • B、5-羟基黄酮
  • C、4'-羟基二氢黄酮
  • D、6-羟基黄酮
  • E、7-羟基黄酮

正确答案:A

第5题:

DOX萃DOX萃取塔(C-330)内的45%氢氧化钠主要分离分离TOX与DOX。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液-液萃取法及液-液分配色谱的分离原理是()。

A、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进行分离

B、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C、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进行分离

D、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E、根据物质的酸碱度不同进行分离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原理中,不符合油气分离器特征的是()。

  • A、重力沉降原理
  • B、离心分离原理
  • C、碰撞分离原理
  • D、化学分离原理

正确答案:D

第8题:

简述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法。


参考答案:

(一)蒸馏法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在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联合操作方法。被蒸馏的检材中含有挥发性的微量毒物,在沸腾时部分水和毒物气化,蒸汽冷却即可收集含毒物的水溶液,使毒物和杂质得以分离。
(二)扩散法使密闭容器中挥发性毒物的气体被化学吸附剂吸收,破坏检材中毒物气—液平衡,使检材中毒物不断气化被吸收,直到全部被吸收为止。
(三)顶空法将检材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挥发性毒物将部分气化,进入容器顶部,抽取顶部空气,即达到分离的目的。


第9题:

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有()。

  • A、空间分离原理
  • B、时间分离原理
  • C、条件分离原理
  • D、整体与部分分离原理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分离混合强心苷的方法可归纳为:①溶剂萃取法。②逆流分配法。③色谱法。方法①、②的原理是(),吸附色谱法多用于()强心苷的分离,逆流色谱和分配色谱法常用于()强心苷的分离,方法②常用的溶剂系统有()等。


正确答案:利用化合物在两相的分配系数差异不同进行分离;亲脂性;弱亲脂性;氯仿-甲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