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A型行为的基本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说明A型行为的基本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有关例子说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快捷性
2.高渗透性
3.自我膨胀性
4.边际效益递增性
5.外部经济性
6.可持续性
7.直接性


第2题:

简述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案:
解析:
利他行为特征:(1)自愿性;(2)利他性;(3)无偿性;(4)损失性。
侵犯行为特征:(1)外显性;(2)伤害性;(3)有意性。

第3题:

简述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P534~535)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第4题:

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意志总是与行为相关联,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故称意志行为。意志行为的特征有:人类行为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自觉确定行动目的,是人意志行为的最基本特征;随意运动是意志行为的基础。人的意志行为是由意识调节下的一系列随意运动组成的;意志行为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为总是与克服困难密切联系的,这是其关键特征。

第5题:

民俗有哪些基本特征?试例举并加以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民俗文化活动的集体性: 任何一种民俗无疑是一种文化,称之为民俗文化。民俗是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
2、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性 : 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一代一代中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它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民俗文化活动的地方性 :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民俗文化活动的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
5、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 :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民俗文化活动的实用性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第6题:

请举例说明七律诗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如:如,毛泽东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如: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如: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7题:

说明云的分类以及各类云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按云底高度,云可分为低云、中云及高云三簇。
(1)低云包括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及雨层云五类。
低云多由水滴组成,厚的或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则是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但又随季节,天气条件及不同纬度而变化。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产生降水,雨层云常有连续性降水,积雨云多阵性降水,有时降水量很大。
(2)中云包括高层云和高积云两类。
中云多有水滴、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有的高积云也由单一的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m之间。高层云常产生降水,薄的高积云一般无降水产生。
(3)高云包括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三类。
高云全部由细小冰晶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m以上。高云一般不产生降水,冬季北方的卷积云、密卷云偶有降雪。

第8题:

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第9题:

促进健康的行为有哪几个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

第10题:

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试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知觉的对象性
感觉系统提供的是关于光、色、声等个别刺激特征或属性,但人们知觉到的是一个对应着某种形状、质地、大小和位置的完整而具体的图形,是那些个别属性的统一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对象性或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甚至当某些部分被遮盖或抹去时,人们也能够将零散的部分组织成完整的对象。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过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