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漉法的特点正确的是()

题目
多选题
渗漉法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动态浸出,保持良好的浓度差

B

溶剂用量少

C

适用于贵重药材

D

适用于过硬过黏的药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味连、雅连、云连三者在性状,显微组织构造方面有哪些区别?

正确答案: 性状方面:味连多分枝,形似鸡爪,有“过桥”;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云连细小,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无“过桥”。
组织构造方面:味连皮层、中柱鞘有石细胞;雅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有石细胞;云连整个组织无石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少尿是指每昼夜尿量少于()。
A

100ml

B

200ml

C

500ml

D

1000ml

E

2000ml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参考值范围与可信区间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意义不同: 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中包括一定数量(如95%或99%) 个体值的估计范围,如95%参考值范围,意味该数值范围只包括95%的个体值,有5%的个体值不在此范围内。可信区间是指按一定的可信度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如95%的可信区间,意味着做100次抽样,算得100个可信区间,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括总体参数(估计正确)有5个可信区间不包括总体均数(估计错误)。(2)计算方法不同: 参考值范围用X±uαS计算。可信区间用X±tα、νSx或X±uαSx计算;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叶天士《温热论》中里结阳明有哪些证型,湿热里结与伤寒里结运用下法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温病里结证根据理解部位可分为里结在胃和急结在肠:里结在胃又称痞,主症是按之心下痛,或痞胀。痞证根据是否化热,分别可用开泄和苦泄之法,凡苔白,或黄白相兼均以开泄气机,宣通湿邪;凡苔黄或浊均以苦寒泄降,清化痰浊,代表方小陷胸汤,泻心汤之类。里结在肠则可分燥热内结,与湿热内滞不同,属燥热内结相当于伤寒阳明燥热内结证,必见腹胀痛,苔老黄,渴甚等症,沿用承气类,通泄实热;如属湿热内滞者,仅见便溏滞不爽,或胶闭难下,治以轻下湿热以逐邪,治用枳实导滞汤之类。湿热积滞运用下法与伤寒燥热内结不同,燥热者治宜下法,而应猛下,下至便溏为燥热邪尽,湿热内滞者治用下法,目的是为逐邪而设,故可轻下频下,下至便硬为湿邪已去。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B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稳态质子

C

顺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高能不稳态质子

D

逆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是低能稳态质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多选题
人参常见的掺伪品有()
A

商陆

B

华山参

C

土人参

D

桔梗

E

野豇豆根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可保立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致患慢惊,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大补元气,温养脾肾。
解析: 可保立苏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黄耆45克(生)党参9克白术6克甘草6克当归6克白芍6克枣仁9克(炒)山萸3克枸杞子6克故纸3克核桃1个(连皮打碎)
【用法】水煎服。
【功用】大补元气,温养脾肾。
【主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致患慢惊,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
【方论】方中重用黄耆大补元气,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山萸肉、枸杞子、破故纸、核桃仁益肾;炒枣仁安神定惊。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补脾肾之功。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胎儿期

正确答案: 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防治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

正确答案: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37岁,因门脉性肝硬化、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急诊入院。BP80/60mmHg,P100次/分,神清,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坦,全腹轻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活跃。请作出初步诊断,提出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
①门脉性肝硬化,食管下段和胃底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②出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①有出血病史;
②有临床表现,如,皮肤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
治疗原则:
①补充血容量;
②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