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部肋膈沟,血钙稍低,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盘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改变,诊断

题目
单选题
患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部肋膈沟,血钙稍低,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盘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改变,诊断为()
A

佝偻病初期

B

佝偻病激期

C

佝偻病恢复期

D

佝偻病后遗症期

E

软骨发育不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1个月婴儿,夜惊、多汗,出牙4颗,方颅,前自2cm×2cm,串珠肋,血耗2mmol/L(8mg/dL),钙磷乘积25,在门诊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正规治疗2个月,患儿症状明显好转,此时摄腕骨X线片,可能出现哪种表现()。

A.X线正常

B.干骺端增宽,临时钙化带消失

C.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D.长骨短粗和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状

E.长骨干骺端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正确答案:C

第2题:

小儿l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呈毛刷状改变.诊断为(  )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先天性佝偻病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婴儿11个月,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下列体征哪一项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

A、手镯

B、足镯

C、方颅

D、肋骨串珠

E、肋膈沟


参考答案:E

第4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治疗本病时口服维生素D,剂量为
A.400IU
B.600IU
C.800IU
D.900IU
E.2000IU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上述疾病的主要后遗症是
A.方颅
B.蛙状腹
C.X形腿
D.骨骼畸形
E.肌肉韧带松弛

答案:D
解析:

第6题:

患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部肋膈沟,血钙稍低,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盘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改变,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软骨发育不全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方颅及肋骨串珠,X线检查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明显增宽,骨密度减低。

为治疗本病,口服维生素D的量是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答案:E
解析: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症状(激惹、枕秃);激期主要为骨骼改变(方颅、鸡胸);恢复期主要表现为症状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主要为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可防止本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应避免早坐、站、行;避免久坐、久站,以防发生骨骼畸形。

第8题:

患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呈毛刷状改变,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先天性佝偻病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后遗症期可见的改变是
A.方颅
B.蛙状腹
C.X形腿
D.语言发育迟缓
E.肌肉韧带松弛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11个月婴儿,夜惊、多汗,出牙4颗,方颅,前囟2cm×2cm,串珠肋,血钙2mmol/L(8mg/d1),钙磷乘积25,在门诊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正规治疗2个月,患儿症状明显好转,此时摄腕骨X线片,可能出现哪种表现()

  • A、X线正常
  • B、干骺端增宽,临时钙化带消失
  • C、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 D、长骨短粗和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状
  • E、骨骺线检查正常,但可见弯曲畸形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