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有( )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无明显节律性。此外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胃黏膜有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轻压痛。

第3题:

简述慢性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胎动减少(<10次/24小时)或消失 2)NST无反应型,胎心>180或<120次/分, 持续10分钟以上,基线变异频率<5bpm,OCT见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加速,3)羊水胎粪污染

第4题:

慢性肾衰竭可累及哪些器官、系统,以及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慢性肾衰竭可累及下列器官、系统,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①心血管和肺: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尿毒症心肌病、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呼吸深长和尿毒症肺炎。②血液系统表现:有贫血、出血倾向、白细胞异常。③神经、肌肉系统症状: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错误和精神、意识异常,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颤动、痉挛和呃逆等;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患者常有肌无力。④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气有尿味,可有消化道出血、病毒性肝炎抗原。

第5题:

简述慢性肾衰竭各系统的症状。


正确答案:(1)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①高血压;
②心力衰竭;
③心包炎,可分为尿毒症性和透析相关性;
④动脉粥样硬化;
⑤呼吸系统表现:酸中毒时呼吸深长。体液过多可引起肺水肿,尿毒症毒素可引起尿毒症性肺炎。
(2)血液系统:
①贫血;
②出血倾向;
③白细胞异常。
(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是尿毒症常见的早期表现。尿毒症患者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口气又尿味。消化道出血在尿毒症患者中也较为常见,一般出血量少,表现为便潜血阳性。
(4)神经肌肉和皮肤表现:
①神经肌肉表现:早期常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下降、判断失误,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慢性肾衰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的病变最为显著,表现为肢体麻木,有时为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肌肉无力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
②皮肤表现:常见皮肤干燥、瘙痒,患者的皮肤土常可见到抓痕。肾衰患者多面色较深而萎黄,轻度浮肿,呈“尿毒症”面容。
(5)骨骼系统:慢性肾衰可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是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又称为肾性骨病。依照其常见的顺序可以分为: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
(6)代谢和内分泌紊乱:患者常有性功能障碍,女性出现闭经、不孕等;男性性欲缺乏或阳瘘;小儿性成熟延迟。本病基础代谢率常下降,患者体温常低于正常人1℃。当内生肌酐清除率<20ml/min时,会出现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但发生痛风性关节炎者少见。尿毒症患者常出现脂代谢异常,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胆目醇的水平正常。

第6题:

简述ACEI或ARB在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原则?


答案:
解析:
ACEI或ARB在早、中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但要注意在低血容量或病情晚期(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血肌酐超过265μmol/L即3.0mg/dl)有可能反而使病情恶化。

第7题:

简述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存在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直到晚期大部分肾功能丧失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1.胃肠道:食欲减退,晨起恶心、呕吐是尿毒症常见的早期表现。晚期呼出气体中有尿味和金属味,可有消化道出血。
2.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高血压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左心室肥厚或扩张型心肌病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危险的心血管并发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血管病。
(3)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4)心包炎:早期表现为随呼吸加重的心包周围疼痛,伴有心包摩擦音,随病情进展出现心包积液甚至心包填塞。
3.血液系统
(1)贫血:主要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出血倾向:常表现为鼻衄,月经量增多,术后伤口出血,胃肠道出血,皮肤淤斑等。
4.呼吸系统:可发生肺充血和水肿,X线以双侧肺门毛细血管周围充血形成的"蝶翼"样改变为特征,称为"尿毒症肺"。可发生尿毒症性胸膜炎。
5.神经肌肉改变: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变。
6.皮肤表现:瘙痒是尿毒症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
7.骨骼系统: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骨骼病变称为肾性骨病或肾性骨营养不良。
(1)高转化性骨病: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伴有PTH水平增高。
(2)低转化性骨病:早期表现为骨软化症,逐渐发展为无力型骨病。
8.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晚期常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女性患者闭经、不孕,男性患者阳痿、精子缺乏和精子发育不良。
9.感染:可表现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部位各种感染。
10.代谢性酸中毒:多数尿毒症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不重,pH值很少低于7.35。
11.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可出现水钠潴留,钾平衡紊乱,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

第8题:

简述急性肾衰竭高血钾患者的临床表现。应给予如何相应的处理。


正确答案:临床表现:①神经系统症状口唇及四肢麻木感、全身无力甚至软瘫、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意识模糊等。②循环系统症状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至出现心室颤动或心律不齐。处理措施①10葡萄糖酸钙10~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不少于5min);②5碳酸氢钠100~200ml静滴,以纠正酸中毒并同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流动;③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普通胰岛素6~12U缓慢静脉注射,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移动;④口服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30g,每日3次);⑤禁用库存血。⑥限制钾的摄入,少用或忌用富含钾的食物。以上措施无效,应进行透析治疗。

第9题:

简述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


正确答案: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①与基础疾病的活动性相关;②肾功能的减退至尿毒症有一共同途径,即剩下的“健存”肾单位代偿性发生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使肾小球损伤、肥大,继而发生硬化,使蛋白尿增加并损伤肾小管间质,使肾功能不断恶化;③血管紧张素Ⅱ增多,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过度蓄积,引起肾小球硬化;④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⑤肾衰恶化速度与遗传有关,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与肾功能减退的速度有重要关系。

第10题:

简述慢性肾衰竭小儿透析指征。


正确答案: 主要决定于生化指标和临床表现,其有以下任何一项均应开始透析。
①血肌酐>620mol/L,尿毒氮>35.7mmol/L。
②血清钾>6.0mmol/L,伴心电图异常。
③药物难以治疗的水肿、高血压、左心衰竭。
④严重的酸中毒,难以纠正。
⑤保守治疗伴发严重肾性骨病、严重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