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常见证候与代表方剂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常见证候与代表方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胸痹气滞心胸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症状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进欲太息,情绪不遂时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闷,得嗳气则舒,舌苔薄或薄腻,脉细弦。(2)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3)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第2题:

试述消渴病的分类和常见证候


参考答案:可分为上中下三消。(1)上消 肺热津伤证。(2)中消 胃热炽盛证;气阴亏虚证。(3)下消 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

第3题:

试述胁痛肝郁气滞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症状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2)治法 疏肝理气。(3)代表方剂 柴胡疏肝散加减。

第4题:

述中风中经络之风阳上扰证的症状、治法和方剂。


参考答案:风阳上扰证:以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第5题:

试述中风急性期中经络的常见证候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风痰入络 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 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 镇肝息风汤。

第6题:

试述痄腮的常见证候、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邪犯少阳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加减。(2)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7题:

试述瘀血头痛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症状 头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或头部有外伤史者,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2)治法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3)代表方剂 通窍活血汤加减。

第8题:

试述中风阴虚风动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症状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无意障碍。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2)治法 滋阴潜阳,息风通络。(3)代表方剂 镇肝息风汤加减。

第9题:

试述肝阳头痛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1)症状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2)治法 平肝潜阳息风。(3)代表方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

第10题:

试述各型胁痛的证候特点及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各型胁痛的证候特点及治法和方剂
(1)肝气郁结
主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因情志喜怒而增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剂:柴胡疏肝散。
(2)瘀血阻络
主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
方剂:旋覆花汤加味。
(3)肝经湿热
主证:胁痛口苦,脘腹痞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龙胆泻肝汤。
(4)胆腑郁热
主证: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胆。
方剂:清胆汤。
(5)肝阴不足
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
方剂:一贯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