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病因病机】
1.病因
(1)禀赋薄弱,素质不强:因父母体弱多病,年老体衰,孕育不足,胎中失养,或生后喂养失当,水谷精气不充,均可导致先天不足,体质薄弱,易于罹患疾病,并在病后易于久虚不复,使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日甚,而成为虚劳。
(2)烦劳过度,损伤五脏:烦劳过度,因劳致虚,日久成损。尤以劳神过度及恣情纵欲较为多见。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劳伤心神,易使心失所养,脾失健运,心脾损伤,气血亏虚成劳。而早婚多育,房事不节,频犯手淫等,易使肾精亏虚,肾气不足,久则阴阳亏损。
(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饥饱不调,食有偏嗜,营养不良,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充,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日久形成虚劳。
(4)大病久病,失于调理:大病,邪气过盛,脏气损伤,耗伤气血阴阳,正气短时难以恢复,加之病后失于调养,每易发展成劳。久病迁延失治,日久不愈,病情传变日深,损耗人体的气血阴阳,或产后失于调理,正虚难复,均可演变为虚劳。
(5)误治失治,损耗精气:由于诊断有误,或选用治法、药物不当,以致精气损伤,既延误治疗,又使阴精或阳气受损,从而导致虚劳。
总之,幼年患虚劳者多以先天为主因,因虚而致病;成年以后患病,多属后天失养,劳伤过度,久病体虚成劳。
2.病机 虚劳虽有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的不同,而其病理性质,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虚,病损主要在五脏。由于虚损的病因不一,往往首先导致相关某脏气、血、阴、阳的亏损,但由于五脏互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在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累及它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渐衰;血虚者,日久阴也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
病变涉及五脏,尤以脾肾为主。因脾肾为先后天之本,五脏有相互资生和制约的整体关系,在病理情况下可以互为影响转化。
从阴阳气血的虚损与五脏病变的关系来说,虽然五脏各有阴阳气血,但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尚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五脏阴阳气血的损伤,也各有不同的重点。一般来说,气虚以肺、脾为主,但病重者每可影响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并与脾之化源不足有关;阴虚以肾、肝、肺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重者每易影响到心。
【诊断要点】
1.多见形神衰败,身体赢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其他病证中的虚证。
【类证鉴别】
1.虚劳与肺痨 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
2.虚劳与其他疾病的虚证 虚劳与内科其他病证中的虚证在临床表现、治疗方药方面有类似之处,两者主要区别有二:①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例如:眩晕一证的气血亏虚型,虽有气血亏虚的症状,但以眩晕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水肿一证的脾阳不振型,虽有脾阳亏虚的症状,但以水肿为最突出、最基本的表现。②虚劳一病程较长,程度更重,往往涉及多脏甚至整体。其他痫征中的虚证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为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且痫变脏器单一。例如泄泻一证的脾胃虚弱型,以泄泻伴有脾胃亏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辨证论治】
(一)气虚
1.肺气虚证
主症: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病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方剂: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沙参、熟地、五味子、百合等。
2.心气虚证
主症: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病机概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心。
代表方剂:七福饮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当归、酸枣仁、远志等。
3.脾气虚证
主症: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病机概要:脾虚失健,生化乏源。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扁豆等。
4.肾气虚证
主症: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病机概要:肾气不充,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治法:益气补肾。
代表方剂: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山药、炙甘草、杜仲、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当归等。
(二)血虚
1.心血虚证
主症: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病机概要:心血亏虚,心失所养。
治法:养血宁心。
代表方剂:养心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肉桂、半夏等。
2.肝血虚证
主症: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
病机概要: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治法:补血养肝。
代表方剂:四物汤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当归、芍药、川芎、黄芪、党参、白术等。
(三)阴虚
1.肺阴虚证
主症: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病机概要:肺阴亏虚,肺失清润。
治法:养阴润肺。
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甘草等。
2.心阴虚证
主症: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
病机概要:心阴亏耗,心失濡养。
治法:滋阴养心。
代表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
常用药物: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等。
3.脾胃阴虚证
主症: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病机概要: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治法:养阴和胃。
代表方剂:益胃汤加减。
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白芍、乌梅、甘草、谷芽、鸡内金、玫瑰花等。
4.肝阴虚证
主症: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
病机概要:阴虚阳亢,上扰清空。
治法:滋养肝阴。
代表方剂:补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地黄、当归、芍药、川芎、木瓜、甘草、山茱萸、首乌等。
5.肾阴虚证
主症: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病机概要: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方剂: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山茱萸、鹿角胶等。
(四)阳虚
1.心阳虚证
主症: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病机概要: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治法:益气温阳。
代表方剂:保元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等。
2.脾阳虚证
主症: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病机概要:中阳亏虚,温煦乏力,运化失常。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方剂:附子理中汤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等。
3.肾阳虚证
主症: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舌质淡胖,有齿痕。
病机概要: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固摄无权。
治法:温补肾阳。
代表方剂:右归丸加减。
常用药物: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等。
【预防与调护】
1.消除及避免引起虚劳的病因是预防虚劳的根本措施。
2.避风寒,适寒温。虚劳过程中,感受外邪,耗伤正气,通常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而虚劳病人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又容易招致外邪入侵。故应注意冷暖,避风寒,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3.调饮食,戒烟酒。人体气血全赖水谷以资生,故调理饮食对虚劳至关重要,一般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对辛辣厚味,过分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则应少食甚至禁食。吸烟嗜酒有损正气,应该戒除。
4.慎起居,适劳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根据自己体力的情况,可适当参加户外散步,气功锻炼,打太极拳等活动。病情轻者,可适当安排工作和学习。适当节制房事。
5.舒情志,少烦忧。过分的情志刺激,易使气阴伤耗,是促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则有利于虚劳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