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常规。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血常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少儿体检包括()

A.物理体检+血常规+尿常规

B.物理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血糖

C.物理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

D.物理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腹部B超


参考答案:D

第2题:

需采集静脉血同时进行多项化验检查时,如将血液同时抽出,血液注入各试管的顺序是

A.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B.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

C.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

D.血常规试管→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

E.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常规试管


正确答案:A
解析:静脉血标本分为血清标本、全血标本和血培养标本。全血标本应注入抗凝管;血清标本应注入干燥试管;血培养标本则应注入无菌血培养瓶。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一抗凝管一干燥试管。血常规标本应采集全血标本,查电解质时应采集血清标本。所以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第3题:

血常规血小板(PLT)


参考答案:[参考值](100~300)×10/L[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

第4题:

简述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确答案:正常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支气管哮喘,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百日咳等)、结核病、疟疾、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第5题:

宜做哪些检查( )

A.B超,血常规,血小板,肝功能

B.内诊,血常规,血型,DIC筛选试验

C.B超,β-HCG,HPL,E2

D.B超,β-HCG,血常规,血型,DIC筛选试验

E.内诊,B超,血常规,尿HCG


正确答案:D

第6题: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A.外周血常规+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B.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

C.病史+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

D.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出、凝血试验

E.外周血常规+出、凝血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


正确答案:B

第7题:

血常规、尿常规:


正确答案:A

第8题:

血常规血细胞比容(HCT)


参考答案:[参考值]男性:40%~500/0(0.40~0.50)女性:37%~48%(0.37~0.48)[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

第9题:

患者张某,72岁,腹泻待查收入院,医嘱: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并做血培养。

如将血液同时抽出,血液注入各试管的顺序是
A.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
B.血常规试管→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
C.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常规试管
D.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E.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

答案:D
解析:

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并做血培养。如将血液同时抽出,血液注入各试管的顺序是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在血培养瓶内应注入的血液量应为5ml。有关标本采集的叙述正确的是电解质的标本应注入干燥管内送检。

第10题:

请简述血常规血细胞比容(HCT)的参考值


正确答案: [参考值]男性:40%~500/0(0.40~0.50)女性:37%~48%(0.37~0.48)[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