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0岁。右小腿皮肤红疹、疼痛3天。患者于3天前自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同时发现右小腿皮肤出现红疹、灼热

题目
问答题
患者,男性,30岁。右小腿皮肤红疹、疼痛3天。患者于3天前自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同时发现右小腿皮肤出现红疹、灼热、疼痛。今见病变范围扩大,出现水疱,来院诊治。查体:T38.9℃,P110次/分,R16次/分,BP120/78mmHg。心肺腹(-)。右小腿伸侧片状皮肤红疹,范围约5cm×6cm,稍隆起,色鲜红,中心处红色变淡,皮损边缘界限清楚,可见散在小水疱,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辅助检查:血RBC4.2×1012/L,WBC15.6×109/L,N90%。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55岁。右小腿皮肤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参考答案:D

第2题:

患者,男,30岁。右小腿出现水肿性红斑,灼热疼痛4天,伴发热,口渴。查体:右小腿肿胀,色鲜红,有小水疱,扪之灼热。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者,女,65岁,右小腿皮肤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参考答案:D

第4题:

男性患者,30岁。右小腿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 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隆起,皮温增高。
关于本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A.卧床休息、抬髙患肢 B.全身应用抗生素
C. 50%硫酸镁液外敷 D.必要时手术治疗


答案:D
解析: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下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起病 急,开始即可有畏寒发热,病变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一般 无组织坏死或化脓,因此禁忌手术。

第5题:

患者,女,65岁,右小腿皮肤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疖
B.痈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结炎

答案:D
解析:
丹毒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右小腿烧灼样痛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

第6题:

患者男性,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痈

B、急性淋巴结炎

C、急性蜂窝织炎

D、疖

E、丹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①下肢发病。②片状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清楚,隆起。③皮温增高。此为丹毒的典型表现。

第7题:

男性患者,30岁。右小腿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疖
B. 痈
C. 急性蜂窝织炎
D. 丹毒
E. 急性淋巴结炎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患者女性,21岁。畏寒、发热、头痛,右小腿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边界清楚并略隆起,局部烧灼样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该病实质属于()。

A.痈

B.疖

C.急性淋巴结炎

D.急性淋巴管炎

E.急性蜂窝织炎


正确答案:D

第9题:

男性患者,30岁。右小腿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 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隆起,皮温增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痈 B.急性淋巴结炎 C.急性蜂窝织炎 D.丹毒


答案:D
解析: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下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起病 急,开始即可有畏寒发热,病变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一般 无组织坏死或化脓,因此禁忌手术。

第10题:

男性患者,30岁。右小腿疼痛2天伴发热。查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 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隆起,皮温增高。
本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厌氧菌


答案:B
解析: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下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起病 急,开始即可有畏寒发热,病变多见于下肢,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较清楚。一般 无组织坏死或化脓,因此禁忌手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