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2005年4月2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皮革厂陆续有9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去医院就诊。体检: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100g/L;血细胞比容0.326,RBC3.32×l012/L,WBC1.5×l09/L,血小板50×l09/L,X线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心电图正常。 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题目
问答题
2005年4月2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皮革厂陆续有9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去医院就诊。体检: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100g/L;血细胞比容0.326,RBC3.32×l012/L,WBC1.5×l09/L,血小板50×l09/L,X线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心电图正常。 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小板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

A、(100~200) ×l09/L

B、(90~110) ×l09/L

C、(100~300)×l09/L

D、( 200~400)×l09/L

E、(150~300) ×l09/L


参考答案:C

第2题:

(134~136题共用题干)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l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 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134.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E.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正确答案:B

第3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 15mg/L(双硫腙法),血铅6. 2μmol/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慢性铅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金属冶炼厂工作,均有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等症状。查体:脸颤(+),脐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铅0. 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mol/L。故初步考虑慢性铅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粉尘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铅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铅烟、铅尘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4.处理原则 脱离接触铅职业,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观察血铅水平,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不吸烟,禁酒,早期发现铅中毒症状,及时处理。5.驱铅治疗首选药物 依地酸二钠钙,多次驱铅。

第4题:

2005年4月2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皮革厂陆续有9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去医院就诊。体检: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100g/L;血细胞比容0.326,RBC3.32×l012/L,WBC1.5×l09/L,血小板50×l09/L,X线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心电图正常。 指导具体实施。


正确答案: 调查方案实施
(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苯浓度。
(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
(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苯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加强卫生保健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苯含量检测,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
(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

第5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初步判断:慢性铅中毒。
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金属冶炼厂工作,均有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等症状。
查体:脸颤(+),脐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故初步考虑慢性铅中毒。

第6题:

(121~123题共用题干)

女性,36岁,1周前开始出现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入院.人院次日起出现血尿、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l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 8g/L.骨髓检查可见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121.以下哪项为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

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合并功能异常

D.血管壁受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

E.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正确答案:B

第7题:

某男性患者44岁,为某厂喷漆工,工龄5年,近半年来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牙龈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WBC3.5×l09/L,血小板55×l09/L,该工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铅中毒

B.急性苯中毒

C.慢性苯中毒

D.慢性汞中毒

E.急性汞中毒


正确答案:C
慢性苯中毒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牙龈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第8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报告情况,对所接诊病例作出初步判断,并简述诊断依据。2.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3.指导具体实施。4.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5.治疗首选药物。


参考答案:1.初步判断:慢性铅中毒。诊断依据:患者均在某金属冶炼厂工作,均有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等症状。查体:脸颤(+),脐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故初步考虑慢性铅中毒。2.事故现场调查方案(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并做好记录。(2)制订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血、尿、发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粉尘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3.调查方案实施(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核实诊断,确定毒物;对中毒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样品,测定事件现场空气中铅浓度。(2)资料分析:对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引起中毒的毒物和浓度。(3)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对工人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改革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铅烟、铅尘含量;加强通风排毒;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加强卫生监督措施,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铅含量检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疑似病例。(4)撰写职业中毒调查报告:包括介绍职业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建议。4.铅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脱离接触铅职业,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观察血铅水平,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不吸烟,禁酒,早期发现铅中毒症状,及时处理。5.驱铅治疗首选药物:依地酸二钠钙,多次驱铅。

第9题:

2006年5月1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某金属冶炼厂陆续出现8名工人因头痛、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脐周围疼痛而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不大;四肢痛触觉及四肢腱反射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脸颤(+),舌、手指颤(-);实验室检查:尿铅0.15mg/L(双硫腙法),血铅62μg/dl。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铅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脱离接触铅职业,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观察血铅水平,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不吸烟,禁酒,早期发现铅中毒症状,及时处理。

第10题:

2005年4月28日某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某皮革厂陆续有9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去医院就诊。体检: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100g/L;血细胞比容0.326,RBC3.32×l012/L,WBC1.5×l09/L,血小板50×l09/L,X线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心电图正常。 拟定事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


正确答案: 事故现场调查方案
(1)调查准备:首先核实病例,并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情况、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及事件发展趋势、有无死亡病例。
(2)制定调查方案:了解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治疗和预后情况,并针对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现场空气样本进行采集、检测,对患者血、尿等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调查表、现场气体采样设备、救护车辆等准备现场调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