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王某,男,25岁,未婚,学生 。 患者昨日受风后出现头痛,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今日前来就诊

题目
问答题
病例摘要: 王某,男,25岁,未婚,学生 。 患者昨日受风后出现头痛,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今日前来就诊,行头颅CT未见异常 。刻下症见:头痛而胀,双颞部及头顶为重,口渴喜饮,恶风,二便调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 答题要求:1 .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 2 .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眩晕相鉴别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林某,男,56岁,已婚,工人。患者2年前受惊后出现心中悸动不安,当时服用养心安神药物后好转,此后患者时有心悸发作,情绪易于紧张,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心悸时作,受惊后或情绪激动时易出现。平素时觉胸闷烦躁,咯痰量多质黏,晨起口干口苦,夜眠欠安,梦多,大便偏干,小便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心悸反复发作2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反复发作2年余,诊断为心悸。患者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故见心悸时作,眠差梦多;气郁痰火互结于心胸,耗伤津液,而见胸闷烦躁,痰多黏稠,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壅盛之象。辨证为痰火扰心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心悸与奔豚的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可见,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发自少腹,向上冲逆。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心悸 中医证候诊断:痰火扰心证中医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剂:黄连温胆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2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72岁,已婚,退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作时自觉头部晕眩,行走不稳,休息后症状可有所缓解。平素常感头部昏沉不适,伴耳鸣,间断服用中药治疗。3日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头晕沉不适,休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头晕沉不适,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偏白,心悸少寐,纳食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头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头晕反复发作5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头晕反复发作5年,加重3日,诊断为眩晕。患者老年,气血不足,清阳不展,脑失所养,故头部昏沉不适;劳则耗气,故动则加剧;神疲乏力为气虚之象;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脾虚不运,故纳食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象,辨证为气血亏虚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眩晕与头痛相鉴别:眩晕与头痛可相兼为病,头痛是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可南风邪挟寒、挟热、挟湿所致,内伤头痛则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辨证应分虚实,亦多于肝脾肾三脏相关。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眩晕 中医证候诊断:气血亏虚证中医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剂:归脾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3题:

病例摘要:廖某,男,55岁,工人。6个月前因车祸撞击腹部后,经常出现脐腹针刺样疼痛,经B超、CT以及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后虽服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近一周来症状加重,遂来院就诊。现症见:脐腹刺痛,拒按,疼痛固定,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细涩。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外科腹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脐腹刺痛6月余,加重1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脐腹部位疼痛6个月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因外伤后致病,脉络瘀阻,瘀血阻滞腹内脏腑经络,故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瘀血属有形之实邪,故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因此辨证为属瘀血内停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腹痛与外科腹痛的鉴别:内科腹痛亦可有发热症状,但一般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剧,压痛不明显,腹部柔软,痛无定处;外科腹痛多先腹痛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压痛明显,伴有肌紧张和反跳痛。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腹痛 中医证候诊断:瘀血内停证中医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剂: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4题:

病例摘要:刘某,男,49岁,已婚,工人。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痰涎,自行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未行系统治疗。1日前患者再次出现眩晕,并觉恶心,呕吐数次,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眩晕时作,并感头部昏沉不适,胸闷恶心,时欲呕吐,纳食不香,二便调。舌白,苔白腻,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头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眩晕反复发作1年,再发1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眩晕反复发作1年,诊断为眩晕。脾虚痰浊中阻,上蒙清窍,而见眩晕时作,伴头部昏沉不适;痰浊中阻,气机不利,而见胸闷恶心;痰浊壅盛,故呕吐痰涎。舌白,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壅盛之象。辨证为痰浊上蒙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眩晕与头痛相鉴别:眩晕与头痛可相兼为病,头痛是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可由风邪挟寒、挟热、挟湿所致,内伤头痛则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辨证应分虚实,亦多于肝脾肾三脏相关。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眩晕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上蒙证中医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5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26岁,未婚,学生。患者20年前即有反复发作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发作时喉间可闻及哮呜声,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此后患者常于遇到冷空气或吸入异味时出现喘息、气促发作,每月可发作2~3次。目前患者无喘息、气促症状,偶有咳嗽,吸入异味后自觉不适。平素易感冒,怕风,自汗,气短懒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发作性喘息气促20余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发作性喘息气促20余年,诊断为哮证。素有哮疾,痰饮蕴肺,肺气上逆,相互搏结,而致发作性喘息气促。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故自汗、怕风、易患感冒;肺虚不能主气,故气短懒言;中气不足,故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亦为肺脾气虚之象。综上所述,辨证为肺脾气虚。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哮病与喘证相鉴别:二者都是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要表现,但喘以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以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哮病-缓解期 中医证候诊断:肺脾气虚证中医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剂:六君子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6题:

病例摘要:吕某,男,59岁,已婚,退休。患者10余年前出现失眠,入睡差,睡后易惊醒,甚则彻夜难眠,需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等药物。近期增量服用舒乐安定睡眠亦差,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每晚睡1~2小时。自觉心烦,晚间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白日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健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失眠10余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失眠10余年,诊断为不寐。患者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旺,故见失眠心烦;肾津亏耗,髓海失养,而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火内灼,逼津外泄,而见盗汗,津伤明显则见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象。辨证为心肾不交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不寐与健忘相鉴别。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相关,病因可虚实夹杂。健忘则是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脑,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有关,亦可因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所致。健忘可合并失眠,亦可伴发多寐。诊断:中医疾病诊断:不寐 中医证候诊断:心肾不交证中医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7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脘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故诊断为喘证。脾失健运,积湿成痰,复感外邪,痰浊干肺,肃降失职,故咳喘胸闷、咯痰量多;痰湿中阻,脾胃不和,故脘痞、呕恶、便溏、口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亦为痰浊阻肺之象。辨证为痰浊阻肺。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治法:化痰降逆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8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58岁,已婚,工人。患者3个月前因工作原因出现入睡困难,需1~2小时入睡,服用养心安神药物可有所改善。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梦多,胸闷纳差,时感恶心,白日头昏不适。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健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入睡困难3个月,加重2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入睡困难3个月,加重2周,诊断为不寐。水湿痰饮内停,痰郁化热,痰热上扰,而见寐差梦多;痰阻中焦,脾虚运化失职,故见胸闷、纳差、呕恶;痰浊上扰清窍,而见头昏不适。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扰之象。综上,辨证为痰热扰心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不寐与健忘相鉴别。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相关,病因可虚实夹杂。健忘则是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脑,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有关,亦可因痰浊上扰、瘀血阻络所致。健忘可合并失眠,亦可伴发多寐。诊断:中医疾病诊断:不寐 中医证候诊断:痰热扰心证中医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剂:黄连温胆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9题:

病例摘要:李某,女,26岁,未婚,工人。患者自幼时(20余年前)即出现发作性肢体抽搐,牙关紧闭,发作时意识不清,半分钟至数分钟症状缓解。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服用抗癫痫药,上述症状少有发作。1个月前,患者自行减少抗癫痫药物服用,其后发作数次肢体抽搐、意识不清,约1分钟可缓解。现已加用抗癫痫药物,为求中药配合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无肢体抽搐发作,自觉倦怠乏力,时感胸闷、恶心,晨起咯痰,色白质稀,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厥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发作性肢体抽搐20余年。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发作性四肢抽搐20余年,诊断为痫病。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至心脑神机受损,而发痫病;脾虚不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而见倦怠乏力;脾虚痰湿内生,而见胸闷、恶心,咯吐稀白痰涎;脾虚运化乏力,故见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亦为脾虚痰盛之象。综上,辨证为脾虚痰盛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痫病与厥证的鉴别:二者均可见到突然仆倒、昏不识人的主症,厥证则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但无痫病所表现的口吐涎沫、双目上视、四肢抽搐甚则口中怪叫等症状。诊断:中医疾病诊断:痫病 中医证候诊断:脾虚痰盛证中医治法:健脾化痰方剂:六君子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10题:

病例摘要:胡某,男,48岁,已婚,工人。患者1年前因工作原因出现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有所改善。近1个月因工作繁忙再次出现情绪低落,伴急躁易怒,前来就医。刻下症见:情绪低落,时有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头痛耳鸣,食后呃逆频频,大便秘结,夜眠差,梦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癫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情绪低落1年,加重1个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情绪低落1年,诊断为郁证。患者肝气不疏,郁而化火,肝火上炎,故性情急躁易怒,头痛耳鸣;肝络失和,故双胁胀满;肝胆火热伤津,故口干口苦;肝木横克脾土,胃气上逆,故食后呕逆频频;心神受扰,故眠差梦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综上,辨证为气郁化火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郁证与癫证的鉴别:二者均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有关,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郁证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或胸胁胀满、急躁易怒为主要表现,神志清楚,有自制能力。癫证则可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临床表现,一般已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诊断:中医疾病诊断:郁证 中医证候诊断:气郁化火证中医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剂:丹栀逍遥散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