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牙槽骨损伤治疗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牙槽骨损伤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患者胆固醇升高,除高脂血症外还应考虑哪些疾病?

正确答案: 还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等疾病。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一指禅推法

正确答案:
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男性,41岁。右上腹持续隐痛1年,加重1个月。患者1年前出现右上腹部持续隐痛,伴腹胀、纳差、乏力,未正规治疗。1个月前自觉疼痛症状加重,伴腹泻,轻度皮肤巩膜黄染、低热,右肩痛,无恶心,呕吐。患者自行口服"胃药",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以来,食欲欠佳,睡眠尚可,体重减轻。既往史:无胃肠疾病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4余年。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7.0℃,P80次/分,R17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右肋下2cm,质硬,轻压痛。脾肋下2cm,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WBC6.5×109/L,Hb123g/L,PLT80×109/L;HbsAg(+);AFP500ug/L(正常值0~25ug/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1.原发性肝癌2.乙肝肝硬化3.脾功能亢进
诊断依据:1.病史:(1)中年男性,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4年。(2)典型的临床表现:右上腹部持续隐痛为首发症状,伴腹胀、食欲缺乏、乏力;近1个月症状加重,新发腹泻,右肩痛,轻度黄疸、低热等症状。2.查体:轻度黄疸,肝右肋下2cm,质硬,轻压痛。肝区叩痛(+),脾增大。3.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下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肿瘤标记物AFP升高。
鉴别诊断:1.转移性肝癌2.肝血管瘤3.胃癌或胰腺癌4.肝囊肿或肝脓肿
进一步检查:1.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2.腹部B超检查。3.腹部CT检查或MRI检查。
治疗原则:1.完善术前准备后,行肝癌根治手术治疗。2.若不能切除,可行姑息性治疗:肝动脉导管栓塞术(HAE.、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术(HACE.、选择性门脉栓塞术(PVE.、射频治疗、微波治疗、瘤内无水乙醇注射(PEI)等。3.暂不能切除的肝癌,待姑息治疗缩小后切除。4.进行性肝衰竭可行肝移植术。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请指出胸骨线、腋后线、锁骨下窝、肩胛下区体表位置。(须边指示边口述检查内容)

正确答案: (1)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1分)考生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
(2)视诊检查时指点正确并必须口述检查内容(3分)①胸骨线(0.5分)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②腋后线(0.5分)通过腋窝后皱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③锁骨下窝(1分)锁骨下方的凹陷,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④肩胛下区(1分)肩胛下角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域分为左右两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癌病因可能与机体内在因素和周围环境因素有关:①吸烟;②空气污染;③职业危害;④电离辐射;⑤遗传因素等。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患者,女,42岁,教师。主诉:下前牙牙龈出血、流脓1周余。现病史:半年前下前牙牙龈出血且流脓,口腔有异味,咬食物无力。曾经口服"甲硝唑"好转,近1周又发作。既往史:多年来刷牙有牙龈出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否认出血性疾病、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检查:33~43牙列不齐,牙龈红肿,牙石(++),BOP(+),牙周袋深约6~7mm,有脓性分泌物,探之根面粗糙有牙石。11、21松动Ⅱ度,且有早接触,12、22松动Ⅰ度。44、45楔形缺损,探(-),冷(-),叩(-)。X线片示:12~22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尖1/3处,牙周膜间隙增宽,硬板消失;33~43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2处。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
(1)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局限型牙周炎。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44、45楔形缺损。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1)牙龈出血、流脓。
(2)患牙有牙龈炎症、牙周袋、牙齿松动。
(3)探诊出血,有脓性分泌物。
(4)X线片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和牙周膜间隙增宽、硬板消失。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44、45楔形缺损,探(-),冷(-),叩(-)。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
(1)首先进行彻底的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周袋冲洗上药。
(2)其次进行松牙固定。
(3)1个月后再酌情进行翻瓣术。
(4)口腔卫生宣教,术后定期复查。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44、45充填术。
【病例得分与失分要点】
1.在主诉疾病诊断方面的错误是遗漏了"局限型"。
2.诊断依据的答题中不够全面,如忘记答病史和X线片改变。
3.在答治疗原则方面忽略了松牙固定,口腔卫生宣教,术后定期复查。
4.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的步骤写的太多且重复,影响了答下一题的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性,35岁,两周前口角区出现一深大溃疡 。检查见:溃疡直径0 .5cm,深及肌层,溃疡周边红肿隆起,扪之基底较硬,边缘整齐 。自觉疼痛症状明显,进食困难 。

正确答案:
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痹证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
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淋证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 1.膀胱湿热多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若小便灼热刺痛者为热淋。若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则为石淋。若湿热蕴结于下,以致气化不利,无以分清泌浊,脂液随小便而去,小便如脂如膏,则为膏淋。若热盛伤络,迫血妄行,小便涩痛有血,则为血淋。
2.脾肾亏虚:久淋不愈,湿热耗伤正气,或年老、久病体弱以及劳累过度、房室不节,均可导致脾肾亏虚。脾虚则中气下陷,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如遇劳即发者,则为劳淋;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则为气淋;肾气亏虚,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脂液下泄,尿液浑浊,则为膏淋;肾阴亏虚,虚火灼络,尿中夹血,则为血淋。
3.肝郁气滞:恼怒伤肝,气滞不宣,气郁化火,或火气郁结于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则少腹作胀,小便艰涩而痛,余沥不尽,而发为气淋,此属气淋的实证;中气下陷所致气淋,为气淋虚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1.请演示寸口脉诊法。 2.提问诊脉运指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体位患者正坐或低枕平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置脉枕。
检查者位置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侧向坐,用右手诊被检查者的左脉,用左手诊被检查者右脉。
检查方法检查者先中指定关,然后用示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最后用环指在关后(远心端)定尺。检查者三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被检查者体表呈40°左右,以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处诊脉
2.举、按、寻、循、推。(答出3个名称者得满分)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