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制冷剂的正常蒸发温度及正常温度下冷凝压力的不同,可将制冷剂分为哪几类?

题目
问答题
按制冷剂的正常蒸发温度及正常温度下冷凝压力的不同,可将制冷剂分为哪几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正常蒸发温度和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将制冷剂分为()

  • A、高温低压制冷剂
  • B、中温中压制冷剂
  • C、低温高压制冷剂
  • D、低温低压制冷剂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冷是指()。

  • A、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 B、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 C、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 D、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温度

正确答案:A

第3题:

冷凝后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压力下再进一步冷却后的温度称( )温度。

A.蒸发

B.冷凝

C.过冷

D.深冷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在一理想的制冷制冷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由-20℃降至-25℃,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为30℃。试比较上述两种不同制冷条件下的制冷系数变化。


正确答案: 制冷系数ε=T1 /(T2–T1)
(1)当蒸发温度为-20℃时,T1=-20+273=253(K)
T.2=30+273=303(K)
则ε=T1/(T2–T1)=253÷(303–253)=5.06
(2)当蒸发温度为-25℃时,T1′=-25+273=248(K)
T.2′=30+273=303(K)
则ε′=T1′/(T2′–T1′)=248÷(303–248)=4.51
比较结果ε′<ε,ε′/ε=4.51/5.06=0.891,即如果采用-25℃的蒸发温度进行制冷循环时,机械功利用率(制冷系数)仅为前者的89.1%,这说明在相同的冷凝温度下,蒸发温度愈低,制冷系数愈低,制冷系数愈低,制冷效率愈低。

第5题:

冷凝后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压力下再进一步冷却后的温度称()温度。

  • A、蒸发
  • B、冷凝
  • C、过冷
  • D、深冷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热是指()。

  • A、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冷凝温度
  • B、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 C、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 D、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正确答案:C

第7题:

空调工况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为()℃,冷凝温度为()℃。


正确答案:5;40

第8题:

蒸发器内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的温度称为蒸发温度。

  • A、蒸发
  • B、冷凝
  • C、提高
  • D、沸腾

正确答案:D

第9题:

理想制冷循环中,制冷系数仅为制冷剂的()的函数,而与制冷剂的性质和种类无关。

  • A、蒸发温度
  • B、冷凝温度
  • C、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 D、最终制冷温度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空调系统工作时,若蒸发器内制冷剂不足,离开蒸发器的制冷剂会是()。

  • A、高于正常压力,温度较低
  • B、低于正常压力,温度较高
  • C、高于正常压力,温度较高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