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统计图表有()

题目
多选题
常见的统计图表有()
A

直方图

B

折线图

C

饼图

D

雷达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见的统计图表包括()。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圆形图

D. 线图

E. 散点图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常用医学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答案:
解析:
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统计描述的重要方法,是对比、分析事物的重要工具。在科技报告或论文中,常把统计数据或统计指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称为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它常用来集中、浓缩、简洁地概括说明某类被研究事物,代替冗长、单调的文字叙述,并能够鲜明、清晰地表达该事物,便于进一步比较和计算。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资料的变化趋势、分布特征、数据之间的关联等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统计图容易理解,能醒目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缺点是不能精确地表达数字的大小.故常与统计表一同使用,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1.编制统计表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制作统计表总的原则:重点突出,简单实用;逻辑合理,条理清晰。即一个统计表最好只包含一个中心内容,不要面面俱到;纵、横标目的安排既要符合专业要求,又要逻辑分明。
(1)标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表的中心内容;必要时写明时间和地点;标题写在表体的上端中部,前面加表序号。注意标题不要过长,也不要太简略,更不要不写。
(2)标目:分横、纵标目。纵标目常用精炼的文字或术语写明各项指标或某种分类;位于表的上部;有单位的指标要注明单位,如"体重(kg)"、"死亡率(%)"等;纵标目上可以再列总标目,二者用一短线分隔。注意标目不宜过多;纵标目不宜划分过多层次。横标目常为被研究或要说明的事物名称;位于表的左中部;横标目上部常列事物的性质或类别,如"类型"、"年份"、"组别"等;横标目下部可列合计项;合计与横标目之间一般不用短线分隔。
(3)表线:表线有顶线、分隔线、合计线、底线等;顶线和底线一般用粗线,其余用细线;表线只能用横线,不能用竖线,也不能用斜线;表线不宜过多。最基本的统计表为三线表、四线表。
(4)数字:表内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指标的数字应该个数位对齐,小数位数要一致;数字不标明单位;表内不宜有空项。如遇数据缺失、不详或未记录时,可用"…"表示,不该有数字处可用"一"表示。数字是"0"均填"0"。数字应位于所属纵标目的正下方,横标目的右侧同一行;合计数字与分数据之间可用短线分隔。
2.统计表的种类 统计表分为简单统计表和复合统计表两种。简单表只按一个特征分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结合起来分层,称为复合表,表2-3是简单表,表2-4是复合表。


注:表中人数为调查人数
3.常用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直方图、统计地图等。
(1)绘制统计图的原则: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2)统计图的基本结构
1)标题: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图的中心内容,必要时写明时间和地点;标题常写在图体的下端中部。
2)标目:纵、横标目分别代表分析指标和分析事物有单位的标目要注明单位,标目常写在坐标轴的外侧中部。
3)刻度及坐标:条图、线图、半对数线图、散点图、直方图都有纵、横坐标轴。坐标轴要注明尺度,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横轴尺度自左而右,数量都从小到大,并等距标明。条图与直方图的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并标明0点。统计图的纵、横轴比例一般为5:7或7:5。
4)图例:比较不同事物时,应选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别表示,并附图例(legend)说明,图例放置的位置以不影响图的主要内容为前提,可放在图的空隙处。
(3)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直条图(条图):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数值大小。有单式和复式条图两种。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素,如图2-1;复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多个分组因素,如图2-2。


绘制条图时应注意:①一般以横轴为基线,表示被研究的事物,纵轴表示研究指标,也可颠倒设置;②表示指标数值的坐标尺度必须从0开始,一般为等间距,中间不能折断,否则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使人产生错觉;③各直条间宽度应相等,间隙宽度也应一致,一般与直条的宽度相同或为直条宽度的一半;④为了便于对比,一般将被比较的指标按大小顺序排列;⑤复式条图每组内的直条间不留间隙,各直条应以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别表示,并附图例说明。
2)百分条图:用一个长条的面积代表事物的全部,条内分段的面积代表事物的构成比。百分条图绘制时先绘制一个标尺,一般以横轴为标尺,尺度必须从0到100标记。绘制一直条,长度必须与标尺一致,宽度可任意,全长代表全部构成。以各自构成比的大小划分各自条宽。各条段需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分,并附图例说明(图2-3)。

3)圆图:用圆的面积代表事物的全部,用各扇形的面积代表事物的构成比。先绘制一个圆形,1%相当于3.6。每个构成比乘以3.6即得该构成比应占的圆心角度数。将每个构成比换算成圆心角度数,利用量角器绘制出各个构成比的扇形面积。扇面一般以9点或12点位置作始点,顺时针排列。各扇面需用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区分,并附图说明,如图2-4。

4)线图:用线段的升降表示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动的情况。适用于连续型资料。有单式和复式线图两种,见图2-5和2-6。线图的纵、横轴都为算术尺度,半对数线图的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适用于两组相差悬殊的数据比较变化速度。线图与半对数线图各自反映数据变化的角度不同,线图体现数据之间的绝对差,半对数线图体现数据之间的对数差。


普通线图纵轴一般以0点作为起点,否则需作特殊标记或说明;不同指标或组别可以用不同的线段如实线、虚线等表示,各测定值标记点间以直线连接,不可修匀成光滑曲线。
5)直方图:用各矩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各矩形的面积总和为总频数或100%,用以表示连续型资料的频数分布情况。适用于连续型的频数分布表资料,见图2-7。横轴表示组段,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绘制直方图应注意:纵轴的刻度必须从0点开始;各矩形的高度为频数或频率,宽度为组距。各组段的组距必须相等,若不等,要折合成等组距,只能由多化少;各矩形(直条)之间不留空隙,可用直线分隔,也可不绘制分隔直线。

6)散点图:用点的密集程度和变化趋势表示两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双变量资料,见图2-8。

第3题: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参考答案:D

第4题:

调查表是一种统计图表,利用这种统计图表可以进行()、整理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粗略的分析。


正确答案:数据的搜集;原因调查

第5题:

什么是分区统计图表法,有何特点?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在各分医单元(同样是以行政区划单元为主)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由于它同样是属统计制图的范畴,所以也是一种概略的表示方法,对任意一种空间分布现象均适用。当统计单元划分较小时,反映的现象也较细致。统计图表的形式可以足柱状、饼状、圆环、扇形及其他较为规则、易于计量的几何形状。

第6题:

●常见的统计图表有多种,分别适用于各种应用需要,其中 (13)展示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趋势。

(13)A.圆饼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雷达图


正确答案:C

第7题: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C.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D.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分区统计图表法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它是在各分区单元(同样是以行政区划单元为主)内按统计数据描绘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置于相应的区划单元内,以反映各区划单元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
由于它同样是属统计制图的范畴,所以也是一种概略的表示方法,对任意一种空间分布现象均适用。当统计单元划分较小时,反映的现象也较细致。统计图表的形式可以是柱状、饼状、圆环、扇形及其他较为规则、易于计量的几何形状。

第9题:

统计图表的作用有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表明同类统计事项指标的对比关系;
(2)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
(3)反映统计事项的发展动态;
(4)分析统计事项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说明总体单位的分配;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7)观察统计事项在地域上的分布。

第10题:

常见的质量统计工具中的()不是直观反映出主要质量问题或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的统计图表

  • A、排列图
  • B、因果图
  • C、直方图
  • D、对策表

正确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