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题目
问答题
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论述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答案:
解析:
虽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但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趋势。(1)在课程管理方面,建立国家课程标准,统一中小学课程的质量要求;(2)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力提倡课程综合化,适度减少分科课程;(3)在课程目标方面,强调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素质的新一代国民:(4)在课程实施方面,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5)在课程内容方面,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6)在课程资源方面,拓展传统的教材观,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2题:

如何评价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行政制度改革?
对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资本主义改革,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6年美国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为自由主义辩护的著作《良好社会原则的探究》是自由主义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作。1938年哈耶克、米塞斯等26位学者在巴黎召开了以“自由主义的危机”为主题的李普曼著作讨论会,并在这次集会上产生了建立这一派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织的想法。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这部著作被视为是新自由主义的宪章,其矛头直接针对英国工党。哈耶克在书中认为,英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尽管出自善意,但其政策必然会导致与德国纳粹相同的灾难:现代奴役制。
1947年4月,以哈耶克为首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佩勒兰山学会的宗旨,一方面是要反对凯恩斯学说及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福利政策;另一方面是为创建一种强硬的和不受任何约束的资本主义模式奠定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派声称,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分配的做法必将压制公民的自由和扼杀人们的积极性。他们认为,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不但不是坏现象反而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彻底抛弃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成果。西方社会民主党人喜欢的凯恩斯固然主张加强国家干预,受保守主义者欢迎的“市场先生”弗里德曼也并没有回到早期的自由放任主义,也不是一般地拒绝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仅仅在于,前者强调国家干预第一主义,后者重视市场力量,强调政府作用的限度,强调市场与政府间的正确结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新自由主义”对现实经济政治过程的认识,并不是从凯恩斯主义后退,而是从那里前进。他们开始弄清了市场失败与政府失败的真正关系,把握了市场与政府结合的正确方式。他们认识到,市场自由化不等于自由放任主义。他们在努力保护市场自由化的同时,强调政府宏观政策的作用和对市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力图以一种有序的市场制度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克服政府的失败,发挥市场和政府各自不可替代的社会经济功能。也就是说,在市场效率不能到达的地方,政府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社会经济功能。因此,只要不含偏见的人都能看到,当代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在20世纪发展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变革,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对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的复归。由于当代新自由主义敢于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问题,努力探索变革之路,所以取得了实践中的胜利。它不仅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深重的经济危机,而且在治理凯恩斯主义的后果、帮助发达国家重新走出困境的同时,推动西方现代化走出工业化阶段,进入新一轮以网络信息产业革命为特征的后现代化、全球化路程。

第3题:

西方各国早期的官制改革始于反对政府腐败。()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简要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正确答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经济陷于滞胀状态。所得税的高税率抑制了私人的储蓄和投资,以及由于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所造成的税收损失,使政府的税收收入有减少趋势。美国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依靠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筹集财政收入。由于政府税收收入不足,税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美国国内普遍要求改革税制,并对税制改革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1986年l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1986年税制改革方案”,着重对所得税进行改革。美国的税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改革税制已发展为一种潮流。各国政府对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降低所得税税率。
第二,取消或削减投资的税收优惠。
第三,简化税制和税务管理。

第5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 A、改革管理权限,简政放权
  • B、扩大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自主权
  • C、改革政府机构
  • D、改革薪酬制度
  • E、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正确答案:A,B,C,E

第6题:

试述西方各国元首制度的特色。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王被视为整个国家的最高代表。
美国实行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民主选举产生。总统在国家是最高权力的代表。
法国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有两名行政首脑,即经全民投票产生的总统、和经总统任命产生的总理,总统与总理的关系是:前者决定大政方针,后者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

第7题: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

  • A、改革考试制度
  • B、发展私立学校
  • C、普及义务教育
  • D、设立择校制度

正确答案:B,D

第8题: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

A.改革考试制度

B.发展私立学校

C.普及义务教育

D.设立择校制度


参考答案:B, D

第9题:

试分析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在多党制民主制度下,由于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组建政府。而这些政党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必然使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符合本集团、阶层的利益。
(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取得和掌管国家政权,是各政党议会斗争的主要目标,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要为执政党的这一目的服务。即根据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努力争取选民支持,以取得最大数量的选票,达到连选连任,继续掌握国家政权的目的。
(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议会党派斗争中,在维护执政党的利益,追求选票最大化的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反对党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经济政策的攻击,求得政治上的均衡,政府在经济政策的某些方面,还要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张、要求,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第10题: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简要评论。


正确答案: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从自发改革到自觉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的渐进过程,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不少失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