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外部性概念,并简要分析解决外部性的办法。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外部性概念,并简要分析解决外部性的办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说明什么是正的网络外部性。


参考答案:

一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商品的价值随其所销售的数量的增加而增长。


第2题:

简要说明下确定教育投资外部比例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①教育投资外部比例是指一国、一地区教育投资占国民经济有关指标的比例;
②确定合理的教育投资外部比例,是防止和解决教育投资短缺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是保证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可靠保证;
④是保证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3题:

外部性与外部成本的概念,简述解决外部性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

外部成本: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资源又不包括在其市场价格中,而由别人间接承担的代价成本。负外部成本有害于社会,正外部成本有益于社会。
外部性: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行为对其他资源或环境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1)对排放者收费。对于不可减少的外部性:如大气污染,环境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每单位烟雾排放对所有受害者(居民和其他厂商)造成的边际损害,征收相等数量的费用。
(2)对排放废物有具体规定。当工厂排放可减少的废物(例如,垃圾)时,对工厂堆放垃圾设置具体规定。
(3)对排污者征排污税。对外部性的制造者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环境税,而不需要对受害者提供补偿。
(4)对受害者赔偿:应对受害者根据受害程度进行补偿,使其补偿收益超过受害的损失量。
(5)对受害者征税:谁收益谁支付。
(6)实施解决外部性的政策手段:第一,征收庇古税。第二,产权交易。假设是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论产权的初始配置状态如何,私人交易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或者说,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产权分割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被称为科斯定理


第4题:

薪酬调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外部竞争性
B:外部公平性
C:内部公平性
D:个人公平性

答案:A
解析:
薪酬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决薪酬的外部竞争性问题。

第5题:

论述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参考答案:(1)政府进行行政管制①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如禁止将有毒的化学物质倒入供水区。②规定采用新技术③规定排放标准(2)经济管制①征收庇古税和进行补贴庇古税的定义: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最早由庇古提出,主要对排污者进行征税,又叫“排污收费”。征收庇古税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或个人,课征相当于他所造成的外部成本的税收,这样外部成本便成了当事企业或个人的内部成本,即实现了负外部性的内在化,从而迫使其决策时必须考虑该成本。②排污产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指管制当局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排污许可可以在市场上买卖。

第6题:

简要说明网络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破坏。


参考答案:

网络外部性对市场效率的破坏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网络外部性将导致实际产出与社会有效产出的偏离。这将会导致该产品生产不足。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某种产品在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并产生了网络外部性,那么消费者可能失去自由选择产品的权利而被迫选择该产品,即使该产品的质量不是最好的,因为放弃选择该产品将会带来更多的不便,诸如兼容问题、产品相关服务问题等等。对竞争的厂商而言,他们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外部性的特点,努力扩大使用其产品的用户规模(而非只着眼于产品的质量),一旦行业内某家厂商的产品出现了网络外部性,就可能导致竞争机制的扭曲,其他厂商的产品质量再好、价格再合理也可能无人问津。这样,网络外部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可能导致次优技术占领市场。这就对传统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和效率理论提出了挑战。


第7题:

对外部性市场导向的解决办法很少有效果。()


参考答案:×

第8题: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如何干扰市场运行从而导致市场失灵的?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市场失灵时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参与者和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一般有三种办法:第一是使用税收和补贴的办法;第二是采取措施使外部性内部化;第三是明确产权。


第9题:

职位评价主要是为了解决()。

A:外部公平性
B:内部公平性
C:外部竞争性
D:激励性

答案:B
解析:
职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各职位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确定各职位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及相互关系的过程。职位评价的目的是确保薪酬体系的公平性。

第10题:

微观经济学中有哪些解决经济外部性的方法?简要说明之。


答案:
解析:
(1)经济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实体的行为使他人受益(正外部性)或受损(负外部性),却不会因此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又可以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对于正外部性,经济主体从其活动中得到的利益(即所谓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全部利益(即所谓的“社会利益”,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得到的利益)。由于缺乏补偿,因此生产往往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最佳点。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经济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对于负外部性,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即所谓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全部成本(即所谓的“社会成本”,包括这个人和其他所有人所付出的成本)。由于缺乏惩罚机制,其生产会超过社会最优均衡点。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2)常见的解决经济外部性的方法如下: ①命令控制政策。政府直接制定法规、颁布政策强制企业进行某些行为或者禁止某些行为,如配额制,如规定企业最低清洁能源使用率或者禁止污染物排放。 ②税收补贴政策。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在生产污染的情况下,政府向污染者征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分别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③市场化解决办法。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晰,无交易成本,利益各方总是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一致。如污染企业与被污染的农场之间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一致,由污染企业给予对方补偿。总之,由于污染者为其不好的外部影响支付了代价,故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 ④企业合并。如污染企业收购被污染的农场,通过企业合并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⑤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由政府建立污染许可证市场,供给一种新的产品—污染许可证,允许其市场交易,最终污染许可证将有对其评价最高的企业获得,该企业也是污染最严重的企业,由此实现外部性内在化。 ⑥国营:通过国家经营的方式,使产量能够控制在社会最优产量上。 ⑦其他方法: a.非正式制度。由道德规范或社会约束来鼓励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批评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 b.慈善。如富人为了提高自身生活环境,愿意做公益来“无偿”地救助穷人或治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