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局限性。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是指以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运用得当,可以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失当,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主要有:
(1)挤出效应。增加政府投资会相应减少民间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资金,从而抑制了总需求。
(2)大部分竞争性部门政府投资的效率不如民间投资,政府投资规模也比较大,造成全社会投资效率的下降。
(3)长期使用财政政策会抑制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第2题:

在财政政策工具体系中,预算、税收、债务、投资等政策工具相互配合、补充运用,能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 )功能。

A.稳定

B.协调

C.导向

D.控制


答案:B

第3题:

简述讨论法及其运用技巧.


正确答案:
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 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讨论的要点是:①讨论的议题要明确;②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③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④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第4题:

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指的是()。

  • A、财政政策体系
  • B、财政政策手段
  • C、财政政策工具
  • D、财政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非自决财政政策内在稳定作用的决定因素及其局限性。


正确答案: (1)三个决定因素。一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越低,稳定的作用就越大。二是税率的累进程度。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就越强,稳定的作用也就越大。三是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稳定的作用就大。
(2)局限性。非自决财政政策只能配合自决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单靠其本身作用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在萧条时期,它只能减缓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减缓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

第6题:

( )是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A.财政政策体系 B.财政政策手段 C.财政政策工具 D.财政政策目标


正确答案:D

参见教材P286

第7题:

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
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

第8题: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有( )。

A.财政政策目标

B.财政政策规范

C.财政政策主体

D.财政政策管理体系

E. 财政政策工具


正确答案:ACE

第9题:

简述渗透原则及其运用。


正确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渗透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
(2)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
(3)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
(4)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目标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10题:

简述财政政策工具体系及其运用。


正确答案:(1)税收。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它具有形式上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税收比率确定、税负分配(包括税负转嫁)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2)国债。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给,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下述三种种效应:①排挤效应:即由于国债的发行,使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基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起调节作用。②货币效应.即国债发行引起货币供求变动。国债的发行,一方面可能使部分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则可能把存于民间部门的货币作转到政府部门或由于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增加货币的投放。③收入效应。由于政府发行国债的收入主要是用于社会公共需求,社会个人均可以享用。而国债的偿还主要是靠未来年度的税收,国债持有人在国债到期时不仅可以收回本金,而且能得到利息。这样,在一般纳税人与国债持有人之间就产生了收入转移问题。
(3)公共支出。公共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它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购买性支出,包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一种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将货币收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总队来说,购买性支出调节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强而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较弱,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较强而调节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弱。
(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之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性、外部效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政府的投资能力与投资方向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起着关键性作用。考虑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瓶颈”效应,政府投资的效应不止局限于自身的投资收益,而是作为一种诱导投资,讲民间部门的生产潜力释放出来,使国民收入的创造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