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题目
问答题
评述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参考答案:

李嘉图强调地租不是决定价值的原因,而是农产品价格提高的结果。认为”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他反对把地租看成是自然的赐予,认为恰恰相反,大自然是吝啬的,自然界中好地太少,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耕种贫瘠的土地,耗费更多的劳动生产农产品。李嘉图只讲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对级差地租的考察涉及到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在同量土地上投入同量资本,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递减,原先投资和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也会形成级差地租。


第2题:

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李嘉图模型中的贸易收益在国内的分配不均衡

B、李嘉图模型和HO理论都表明国际贸易回事贸易双方获益

C、HO模型说明国际贸易会影响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

D、HO理论说明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部门的工资水平会上升


参考答案:A

第3题:

试评述马歇尔的利息理论。


参考答案:

马歇尔把利息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毛利息中既包括纯利息,又包含风险保险金和管理报酬。而作为资本的报酬的利息则是纯利息。
马歇尔利息论的错误主要在于:
(1)它完全脱离了劳动和生产的作用来谈利息,这种观点还不如某些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见解来得正确。
(2)它只是被强调为心理因素的补偿和报酬。这显然是片面性的。
(3)这种观点掩盖了利息的真正起源。


第4题:

简要评述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正确答案: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也是其要素分配理论。因为产品的分配在市场经济中以生产要素价格的名义进行。
要素价格决定理论根据生产理论决定,劳动、资本及土地都是生产产品所必须的投入或要素,并且都服从边际生产力递减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对于厂商而言,它愿意支付或分配给使用最后一单位要素的产品不会大于这一单位的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要素的市场价格既定,即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成本既定,这时,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数量直到其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要素的市场价格为止。进一步,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那么,社会所生产出的所有产品依照于参与生产的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进行分配,恰好把产品分配完毕。
同时,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提供生产要素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是因为提供这些生产要素会给要素所有者带来一种“负效应”。例如,劳动会使得劳动者产生疲劳,提供资本必须以削减当前的消费为条件等。要素所有者的这些负效应需要使用者给供给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加以补偿。只要所得到的收入给要素所有者到来的满足大于因提供要素所产生的负效应,那么要素所有者就会提供更多的生产要素。当二者相等时,要素的所有者获得最大的“效用”。
当要素市场处于均衡时,厂商因使用生产要素而获得最大利润,要素所有者因提供生产要素而获得最大的满足。所以,西方经济学企图论证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使得要素收入的分配合理,制度和谐。应该指出,生产要素的使用和要素收入分配的市场分析具有一般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使用和供给的竞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要素的收入分配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中所论证的要素市场的和谐是在假定要素私有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上,要素的最初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而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自然会形成这一分配制度所固有的不平等。因而,不难看出西方经济学在分配问题上的辩护性。

第5题:

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的观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下列观点中,属于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观点的有()。 ①比较成本学说 ②绝对成本学说 ③收入分配理论 ④二元劳动价值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本题属于纯粹识记性质的题目,比较成本说和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的经济理论,而绝对成本学说和二元劳动价值论是亚当斯密的理论,故①③入选,而排除②④。

第6题:

说明屠能的地租理论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异同。


参考答案:

地租理论是屠能论述孤立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屠能认为在田庄收入项下,扣除房屋、树木、垣篱等一切可与土地分开的东西的价值所生的利息,剩余之数属于土地本身,即为地租。屠能所研究的地租主要是级差地租,主要从土地位置角度论述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一个田庄的地租是由于它的位置和土地比最劣的、但为了满足城市需要又不得不从事生产的田庄优越而产生的。
屠能强调地租是土地在位置上优越而产生的纯利润转化而来的。在屠能的孤立国中,距离城市越近的圈境地租越高,而距离城市越远的圈境地租越低,根据屠能的观点,当农产品价格等于生产和运费之和时地租为零。
另外,由于谷物价格会随需要变化而变化,所以,能提供地租的田庄与城市的距离也发生着变化。


第7题: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

A.生产学说

B.分配学说

C.交换学说

D.消费学说


参考答案:B

第8题:

评述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


参考答案: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与矛盾。他虽然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看做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却从没有研究这种劳动的性质,而是把注意力几乎完全放在了价值量的分析上,把劳动只当做价值量的尺度来考察。在他看来,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量由劳动时间衡量是十分自然的事,完全忽略了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由于这个原因,也由于李嘉图方法论上同时存在的缺陷,他在价值理论上遇到了两大难关,这也形成了李嘉图理论体系的两大矛盾,并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及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李嘉图体系的第一个困难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第二个困难是,等量资本,无论它们的有机构成如何,都提供相等的利润,或者说,提供一般利润率。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问题:价值如何转化为费用价格。


第9题: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中心是()。

A劳动价值理论

B阶级划分理论

C收入分配理论

D国际贸易理论


C
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选C。A、B、D均不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中心,排除。

第10题:

评述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正确答案: 主要讲地租与利润的对立
①分配问题是李嘉图研究的起点和理论中心。他认为,应当把阐明社会产品如何分配为地租、利润和工资以及这些收入的动态,规定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其他一切问题的研究,事实上也是从分配的角度去考察的。
②李嘉图在分配关系上,最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地租、工资、和利润在量上是如何规定的。对此他的解决办法是:地租是对农产品价值的一种扣除,由耕种中等和优等土地产生;工资是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由工人在所生产的商品价值中支付工资后的余额。
2,工资由生活资料价值决定,趋于下降;利润来源于劳动创造的价值,趋于下降;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地主喜欢在他们从来没有播种过的地方收割”,趋于上升。
3,各种收入形式之间存在矛盾。
利润与地租的矛盾:人口增加—劣等地耕种—农产品价格提高—地租上升,劳动成本提高—资本利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