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参加工作,他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支付的学杂费。

题目
判断题
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参加工作,他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支付的学杂费。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一个人在煤矿劳动的年薪是2万美元,而在机关工作的工资是1.5万美元,则他在一所免费大学就读的机会成本是()

A、2万美元

B、1.5万美元

C、3.5万美元

D、0.5万美元


参考答案:A

第2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如果李朋选择上学而不是当兵,则他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

B、在经济分析中企业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这两个词具有同样的含义

C、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将递增

D、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将递减

E、生产边界可能性之所以凹向原点,是因为机会成本递增


参考答案:ABDE

第3题:

如果一个人选择继续升学而不参加工作,他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即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支付的学杂费。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一个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谦虚的人,即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才会谦虚,但是,如果一个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一个人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一个人如果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D.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智者→谦虚
②谦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③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由①②递推可得“智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对该式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由①②③递推可得“智者→听进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对该式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
C项:“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D项:“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是对③“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第5题:

机会成本:是指同一经济主体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面临多项决策,如果所选择的决策不是价值最大的.那么价值最大的决策与所选择决策之间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机会成本理解正确的是:

A.小赵如果将旧书卖给收报纸的将得到50 元,但是他将书以20 元的价格卖给了宿舍管理员.他付出了机会成本30 元

B.小庄有闲 钱1 万元,他投资了股票,结果损失2000元;如果他投资期货,将获利100O ,为此他付出了8000 元的机会成本

C.小贾、小郑如果在甲公司工作,将获得5 万年薪:如果在乙公司工作,将获得4 万年薪;如果在丙公司工作,将获得3 万年薪.结果,小贾选择了乙公司,小郑选择了丙公司,他们付出了相同的机会成本

D.小王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李,将得款12 万元;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明,将得款10 万元.结果他将车卖给了小李,他底得2 万元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A

第6题:

在决策过程中,由于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也就是选择目前接受的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的成本是()。

A.重置成本

B.沉没成本

C.机会成本

D.付现成本


参考答案:C

第7题:

霍曼斯认为,在社会交换行为中,如果一个人在交换中付出的成本大于对方,而获得的报酬却小于对方,那么他在交换中将获得支配对方和控制交换行为的权力,这就是“利益最小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8题: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选择一个项目而放弃其他项目的收益所引发的成本。()


正确答案:对

第9题:

如果一个人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从其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机会成本:是指同一经济主体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面临多项决策,如果所选择的决策不是价值最大的,那么价值最大的决策与所选择决策之间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机会成本理解正确的是( )。
A.小赵如果将旧书卖给收报纸的将得到50元,但是他将书以20元的价格卖给了宿舍理员。他付出了机会成本30元
B.小庄有闲钱1万元,他投资了股票,结果损失2000元,如果他投资期货,将获利1000元。为此他付出了8000元的机会成本
C.小贾、小郑如果在甲公司工作,将获得5万年薪;如果在乙公司工作,将获得4万年薪;如果在丙公司工作,将获得3万年薪。结果,小贾选择了乙公司,小郑选择了丙公司,他付出了相同的机会成本
D.小王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李,将得款12万元;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明,将得款10万元,结果他将车卖给了小李,他贏得2万元机会成本


答案:A
解析:
根据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所选择的决策不是价值最大的,那么价值最大的决策与所选择决策之间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可知,A选项正确;B项,机会成本应该是3000元;C项,小贾、 小郑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分别是1万元、2万元,两者并不相等;D项,小王所选择的决策是价值最大的,不涉及机会成本,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