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争论。


正确答案: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在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有许多局限性:新生产业的存在、需要保护国内工人不受国外廉价劳动力竞争的影响,以及需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两个政策目标等。而赞成实行保护主义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这些局限性基础上的。从经济史发展的特点采看,由于保护主义,许多国家才变成了工业强国。

第2题:

简述中国改革前后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改革前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改革后对外贸易开放;
2、改革前实行高度保护的贸易政策,改革后逐步实行自由化;
3、改革前强调自力更生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后加强对外贸易及交流。

第3题:

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发展本国工业

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


正确答案是:A

第4题:

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劳尔普雷维什。其理论提出基于两个理论依据②中心—外围论。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即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它们是两个社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极其不同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③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长期恶化的趋势,外围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因而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过程中不利的地位。

第5题:

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政策、贸易与商业腐败等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矛盾的新领域。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简述保护贸易政策的政策主张。


正确答案: 1、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2、保护政策以发展工业生产力为目的;
3、对不同的工业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

第7题:

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由两种理论构成: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中,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增加本国福利。
外部经济利润认为,产业外部经济因素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因素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够在外部经济作用下形成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8题:

结合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理论内容,探讨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利弊。


参考答案:

一、贸易保护的各种理论
(1)幼稚工业论 他们认为,一国应选择某些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给予适当的、暂时的关税保护,以便逐步扶植其国际竞争能力;为了克服先行企业投资于新兴产业时遭遇到的“外部因素”障碍,政府有必要采用关税保护或补贴的形式给予其相应的补偿。
(2)萌牙经济论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新兴工业最初之所以缺少竞争力,并非因某个工业部门缺乏效率,而是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所造成的。主张提高一般关税水平。对所有工业进行贸易保护,而不是仅仅对少数幼稚工业部门实施关税保护。
(3)未利用资源论 认为,发展中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资源闲置、就业不足和大量人力资源不得其用的状况。关税保护可以视为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手段。主张本国应选择和生产不利程度较低的产品,并以保护关税作为使本国产品的不利程度趋于最小的措施。
(4)有效保护论:未利用资源论认为,发展中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资源闲置、就业不足和大量人力资源不得其用的状况。关税保护可以视为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手段。主张本国应选择和生产不利程度较低的产品,并以保护关税作为使本国产品的不利程度趋于最小的措施。
(5)有效保护论 也称“关税结构论”。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关税保护政策,来促进本国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政策含义: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初级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进口的最终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来选择关税政策,调整关税结构。应调节减少行业有效保护率之间的差别。
(6)战略性贸易政策 这种理论认为,假如两国要素禀赋及各方面条件完全相同,本无贸易发生,但在不完全竞争和存在规模经济条件下,本国政府通过对国内高技术企业进行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仍可引发贸易。


第9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答案:贸易特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有很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商品销往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进口商品来自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则相对较少;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的重点是初级产品。
贸易问题: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看法。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各个国家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用这些产品的一部分交换其他产品,那么所有的国家都将从自由贸易中获益;发达国家强调国际贸易体系的市场导向结构为获取比较优势的收益提供了一套机制。他们声称,现行的世界贸易体系带来了广泛的收益,只需对现有的体系进行务实渐进地调整就可以最好地满足所有国家的贸易利益。同时还认为要想获得贸易成功,必须掌管好自己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发展中国家对贸易利益在他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配产生了疑虑。他们指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此要求建立国际贸易新秩序,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作为初级产品的生产者,发展中国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出口市场的不稳定和日益恶化的贸易条件;
(2)不稳定的出口市场。许多发展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的出口产品只集中在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上,一旦这种产品的收成欠佳或市场需求减少,出口收入就会显著降低,严重破坏国内收入和就业水平。造成这一后果的关键因素是这些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较小。这就意味着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上的一个很小的移动就会使价格和出口收入发生很大的变动。
(3)日益恶化的贸易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分配一直是贸易国间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集中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认为,国际贸易收益的很大一部分都不合理地流向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抱怨,它们的商品贸易条件在过去一个世纪已经恶化,相对于进口品,出口品的价格下降。得到了某些研究的支持,包括联合国的研究;观察家指出,工业国家的制造商凭借垄断力量抬高价格。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的收益以高收入的形式流进制造商的口袋,价格却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形成的,价格会上下波动。国外消费者通过较低的价格分享了生产率提高的收益。由于市场的力量,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价格上升的速度要大于出口的产品,致使贸易条件恶化。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将消费更多的制成品,而非初级产品,这就更加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整体上的贸易条件究竟是日益恶化,还是有所改善,难以定论。因为在比较时,基年的选择、技术和生产率变化的处理问题、是否考虑新产品和产品质量、评估进出口价值和确定指数权重所用方法的差异等会影响贸易条件变动的结果。

第10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型式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⑴初级外向的贸易型式,这种型式的特点是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
⑵进口替代的贸易型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国内产品来代替主要的进口品,有意识的努力促进国内工业的成长与扩大
⑶出口替代的贸易型式,是以非传统的出口商品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替代产品开始时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采用出口替代贸易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如政治上稳定,有效率的组织结构,正确的经济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