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农村生活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因而,城市对农村的贸易总是以基本生活必需的工业品为主,农村至城市总是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题目
判断题
一般来说,农村生活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因而,城市对农村的贸易总是以基本生活必需的工业品为主,农村至城市总是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

A、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C、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D、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参考答案:D

第2题:

医疗服务体系是以()为主体,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

A、城市医疗机构

B、乡镇医疗机构

C、农村医疗机构

D、公立医疗机构


答案:D

第3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最终选择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城市包围农村

B、农村包围城市

C、以城市为中心


答案:B

第4题:

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4万,现代化城区框架基本构建完成,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全面转型、()互动发展;()达到62%,()实现程度达到85%。

  • A、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城市化水平、农村全面小康
  • B、经济与社会、城市化水平、城市与农村、农村全面小康
  • C、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城市化水平、农村全面小康
  • D、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农村全面小康、城市化水平

正确答案:A

第5题: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
B、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C、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
D、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191。

第6题:

下列关于2008年我国城市、农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高于农村 B.城市低于农村 C.城市与农村相等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D
材料中仅给出了城市、农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变化的幅度,因为没有基期量,因此无法比较绝对量的大小。

第7题:

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早孕建册率达到:( )

A.城市80%以上,农村70%以上

B.城市90%以上,农村80%以上

C.城市70%以上,农村60%以上

D.城市60%以上,农村50%以上


正确答案:A

第8题:

卷烟零售客户满意度调查抽样要求:在确定总样本量的基础上,若既有城市客户、又有农村客户,应先按城市、农村分成两部分,再按()的比例进行抽取。

A、城市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40%、农村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60%

B、城市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50%、农村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50%

C、城市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60%、农村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40%

D、城市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70%、农村卷烟零售客户样本量占总样本量30%


参考答案:C

第9题:

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是( )

A.农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衰败和农村的衰败
C.农村的兴起和城市的衰败
D.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答案:D
解析:
城镇化发生的规模与速度受到城乡间比较利益差异的引导和制约。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的两种基本力——一是城市的拉力,二是乡村的推力。其中,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城市相对于农村的各方面物质、精神优越地位所产生的诱惑力等;而乡村的推力则来源于农业人口的增加、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寻求城市“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等。

第10题:

发展规划是政府对()的综合部署和调整,是一种法律的行为。

  • A、农村土地、空间布局、农村性质
  • B、城市土地、城市布局、城市性质
  • C、城市土地、空间布局、城市性质
  • D、农村土地、农村布局、农村性质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