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参考答案:

1)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实行企业化经营走向市场
2)拓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证券化集资,利用各类贷款引入民间资本)
3)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定价与收费


第2题: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为:

A、投资主体多元化

B、经营管理企业化

C、公共事业商品化

D、资金来源多元化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

1)资金缺口仍然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60%,对城市基础设施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按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GDP的3%,当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只占GDP的0.24%--0.7%,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欠账”很多,甚至导致许多地方“城市病”日益严重。)
2)融资渠道不畅。(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还贷能力差,商业银行一般不愿大量放贷。)
3)管理体制不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行业采取的是行政事业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管理方式并存的混合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长期以来的观念是重视建设项目的管理,忽视运营和维护管理,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难以整合协调,工作效率低下。


第4题:

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经营管理的垄断性特征,意味着其运营过程中不能导入竞争。()


参考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城市基础设施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1.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给系统、给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卫生系统以及城市防灾系统等六大系统。
2.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城市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性商业服务、教育科研、宗教、社会福利及住房保障等。 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①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②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③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第6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


参考答案:

(1)自然垄断性
(2)地方公共物品性(共同性。非排他性)
(3)外部性(教育)


第7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营模式


参考答案: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的模式。该种模式顺应了实践发展的需要,是在政府财政困境及传统公营模式弊端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产生的,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分析当前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公私合营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同时它也顺应了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新认识,是对“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一种很好回应。

第8题:

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参考答案:

1)城市维护建设税。用地方政府从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种按一定税率征收。
2)公用事业附加费。有地方政府按供水、供电、煤气、公共交通、市内电话等营业额的5%--8%征收。
3)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如一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央对其每年有一定的专项财政拨款。
4)国家预算内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建设投资。这部分资金用于中央有关部门负责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铁路、民航、邮电等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
5)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收费。如自来水增容费、水资源费等。
6)城市建设部门经营性收入。如园林收入、环境卫生收入等
7)国内和国外贷款。


第9题:

简述城市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转变城市政府卫生管理职能。
2.建立权责明晰的城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
3.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第10题:

中国港口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实行“政企分开”(改革重点)。
(2)“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模式。
(3)确立港口经营人的独立的民事法律地位。
(4)现代港口企业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