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指数?什么是成分指数?他们有何区别?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综合指数?什么是成分指数?他们有何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平均数指数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p0q0)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p1q1)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第2题:

什么是综合指数?什么是平均数指数?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综合指数是应用综合法有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
平均数指数是应用加权平均法由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变形关系,但两者的区别是出发点不同。

第3题:

区别CDP平减指数和CPI,哪个是帕氏指数,哪个是拉氏指数?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哪个高估了生活成本的上升?


答案:
解析: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例 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同一篮子产品与服务在某个基年的价格的比值。 CPI是拉氏指数,GDP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 两者之间的不同 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l衡量的只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的产品与服务,而CPI包括消费者购买的国外的产品与服务。 GDP平减指数允许一篮子产品在GDP组成成分变动时随时间变动,而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CPl倾向于高估生活成本的上升替代偏差,CPI衡量固定一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下降的产品进行替代的情况。 因此,当相对价格上升时,真是生活成本的上升比CPI慢。 新产品的出现,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货币的购买力提高,而此时并没有表现为CPI的下降无法衡量的质量改进,则我们衡量的CPI的上升就比应该上升的要快。

第4题: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1)综合指数是以“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来编制得到的,就是将对比指标加总之后进行对比的结果;
(2)平均指数是以“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编制得到的,就是对个体指数进行平均的结果。

第5题:

总指数与个体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联系在于,总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所以其数值总是介于最大的个体指数与最小的个体指数之间。

第6题:

加权综合指数的拉氏指数、帕氏指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拉氏指数=(各类商品报告期的价格×各类商品基期的数量)/(各类商品基期的价格×各类商品基期的数量);
帕氏指数=(各类商品报告期的价格×各类商品报告期的数量)/(各类商品基期的价格×各类商品报告期的数量)
其实从数学公式来看都是计算当期价格和基期价格按照一定的权数加权后的变化,拉氏指数选择基期的数量作为权数,帕氏指数选择报告期的数量作为权数。

第7题:

什么是指数?狭义的指数与广义的指数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指数是用于反映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空间上的对比关系,进行各种变动因素分析的一种指标。
从广义上讲,一切说明社会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都是指数。它包括不同时间的同类现象,不同空间(地区、部门、单位)的同类现象,以及实际与计划对比的相对数。从这个角度来说,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
从狭义上讲,指数则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一般都是由具有差异性的许多单个事物所组成,而这些单个事物在数量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第8题:

什么是指数平滑预测法?系数有何作用?
对加权平均数来说,当权重系数按照指数规律递减时,这种加权平均预测法就称为指数平滑预测法。
平滑系数α的大小起调节增减修正量多少的作用。

第9题:

为什么有了综合指数还要使用平均指数?


正确答案: 综合指数在计算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有全面的原始材料;二要有对应的不同时期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的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它所要求的资料,因此还要使用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的,可以用非全面资料来计算总指数。

第10题:

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统计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数指一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指反映复杂总体多种要素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统计指数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
(2)指数可以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
(3)指数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