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平衡原理及其指导意义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物质平衡原理及其指导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及其对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第2题:

伺服液位计的测量原理是什么()

  • A、力平衡原理
  • B、力矩平衡
  • C、电机转动原理
  • D、变浮力原理

正确答案:A

第3题:

物质交换原理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
这一原理对物证技术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


第4题:

物质平衡原理及其指导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物质平衡原理又可以成为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物质发生化学或者物理反应前后的质量是不变的。在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就是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因此,也遵从质量守恒定律。1、从整个经济系统物质平衡得角度考察环境污染过程。当燃料、食物和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生产过程,投入的一部分转换成为有效用的最终商品,另一部分变成污染物,排放进入环境,除了被储存的商品外,最重的商品消费后也进入污染物流。
2、根据物质平衡理论,原材料投入后,一部分成为消费品供人们使用并成为资本积累,另一个部分转化为废弃物,原材料的投入及不会增加也不会消失,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当投资量保持不变时,自然资源的开采量越多,则废弃物的排放量越多。
3、因而由物质平衡原理得出,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过量使用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如果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其中,除了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我国提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5题:

社会认同模式,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些原理对我国媒介实践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社会认同模式是由特纳和塔吉费提出的。
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度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并不经常起作用,而是不时地出现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它一旦出现,个人的言行会试图与其所属的社会类别的规范相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境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显示哪些群体特征与议题有关;指出群体所持的意见,并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群体的意见规范中受灾心目中很可能被传播夸大;人们自己承担维护这种规范的责任,且可能去表达这种被夸大了对规范。正是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才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

第6题:

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
解析: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第7题:

试述2007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⑴主要内容:各类食物、饮用水与运动建议。
⑵指导意义:
5、油:25-30克;盐6克。
4、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
3、畜禽肉类50-70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
2、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
1、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
水1200毫升
运动6000步

第8题:

简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及其对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是主要矛盾,而处于服从和被支配的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原理要求我们做工作要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
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原理:在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要作用,并决定事物的性质,而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的一方面,即为矛盾次要方面。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指导意义: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是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它的解决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关系到能否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第9题:

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第10题: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指导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的重要国际战略思想。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有:
(1)对当代世界主题做出了新判断。
(2)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3)为独立自主原则赋予了新内容。独立自主,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就需要把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坚持独立自主,不去察言观色;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
(4)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拓了新领域。积极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也是解决国家内部某些问题的好办法。
(5)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提出了一整套开放主张;指出中国仍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称霸,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6)为解决国际争端找到了新路子。一国两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协商,解决边界纠纷;不纠缠历史旧账,一切向前看。
(7)针对世界格局的大变动制定了外交新方针。邓小平提出了“不搞意识形态争论”的新方针;针对国际形势的大变动,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
重大意义在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坚实的基础,不仅有其国内、国际的条件。更有他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反思和总结,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