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答案:D
解析:
文段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 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活动逐渐增加,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因此本题选D。AB两项均未提到文段的关键同“世界经济”。C项没有指明这种新现象是什么,故不如D项 恰当。

第2题:

外汇管理起源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A
解析:
外汇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此后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而时松时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一直敦促成员国取消外汇管理,恢复货币的可兑换。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取消了外汇管理,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仍然实行程度不同的外汇管理。

第3题:

现代导游发展时期是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C.产业革命以后至今

D.科技革命以后至今


正确答案:C

第4题: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现代设计的风格的转变与形成。


正确答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短短十几年内,意大利在在美国政府的援助,经济迅速恢复,而美国将自己的设计形式及其文化理念也渗透到了意大利的设计中,因此,战后意大利的设计一时间具有浓郁的美国风格和特征。具体表现在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意大利设计形式明显受到美国样式主义设计和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
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不少设计师将美国风格特征的设计与意大利民族传统和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式样而形成的“意大利线条”独特风格,提出了“新现代主义”消费美学,从而使意大利设计逐步脱离原来的传统风格,向现代主义转化。到了60年代随着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的设计风格最终得以确立,具体特征是:
(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
(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这些特征综括起来,被称之“意大利文化”设计风格。
在60、70年代,意大利的一些激进设计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立了一些激进设计组织,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反设计”运动,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通过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设计观点;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供“坏品味”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而大胆的设计探索。这实质上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设计运动。

第5题:

为什么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的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美最大的国家,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几占南美洲的一半或拉美的五分之二以上。
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农业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在出口总额中,农牧产品约占五分之三。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热带经济作物无论在巴西国民经济中或国际市场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咖啡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咖啡原产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被巴西引进来,十八世纪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825年咖啡已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产品。由于巴西广大地区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极宜咖啡生长,同时巴西土地多,对需要大量土地而资金、技术要求不高的咖啡种植有利;而且十九世纪上半叶,巴西蔗糖生产和采金业逐渐衰落,有大批的劳动力可供利用,加以欧洲市场饮料需求的扩大等等原因,使巴西咖啡生产迅速发展。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咖啡曾是巴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二十世纪初,其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在较长一段时期中,咖啡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巴西的咖啡广销世界许多国家,它是国际咖啡市场上的最大供货者。因此,巴西被人们誉为“咖啡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努力改变过去的“单一经济”状况,致力于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自1947年以后的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其中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目前,按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巴西已超过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跻身于世界前几位,钢、汽车、飞机以及军工产品生产均较发达。巴西石油、煤炭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利用甘蔗等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大规模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引人注目的工业项目。巴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固然是巴西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政局相对稳定和较为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是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导因素。自三十年代开始,巴西加速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并着手发展重工业。六十年代中期采取外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则强调执行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并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推动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追加智力投资,努力开发本国人力资源,大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也是促进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巴西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缺乏,外债骤增,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巴西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较深,从而使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坏,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近几年巴西国民经济亦呈下降趋势。

第6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教育改革。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期间,日本教育成为战争的工具,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色彩,阻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校改革,首先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取6—3—3—4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进入70年代,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
8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和深入。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临时教育审议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

第7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①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②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发展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③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和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都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在客观上都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3)战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英、法、美等西方大国虽然奉行绥靖政策,在事实上鼓励了法西斯的扩张欲望,但当英法最后对步步进逼的法西斯国家进行宣战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进行一场旨在维护领土完整和民族生存的斗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和政策,以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因此法西斯势力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开展反法西斯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作战无论在主客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苏联的参战,加强了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

第8题: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公司识别计划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批量生产逐渐集中于大公司。在产品种类减少的同时,竞争性型号的设计由于共同的利益和相同的技术而走到了一起来,特点范围内的产品越来越相似。在这种情况下突出整个企业而不是单个产品的形象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公司识别计划备受重视。

第9题:

现代旅游是指()

  • A、1841年以前的旅游
  • B、1841年至二次世界大战
  •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旅游
  • D、2000年以后的旅游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趋于普及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