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分析
税负分析
税收弹性分析
税收关联分析
第1题:
某地区2000~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提示:考生可以根据本题给出的中间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也可以根据Excel的输出结果直接进行分析。)
要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的统计依存关系,正确的分析步骤是( )。
A.定性分析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是杏存在相互联系,如果确实存在相互联系,则通过相关分析测定两者相关的密切程度
B.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形式
C.通过统计检验,判断上述分析中所得到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
D.分析中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
第2题:
税收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重要杠杆,这是税收作用之一。()
第3题:
人口经济密度指标与人均经济总量指标互为倒数关系,人口经济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经济总量越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问题指标包括税收总量、()以及由税收总量和经济总量计算的总量比例关系。
第5题:
(三)某地区2000—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资料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提示:考生可以根据本题给出的中间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也可以根据Excel的输出结果直接进行分析。)
86.要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的统计依存关系,正确的分析步骤是( )。
A.定性分析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是否存在相互联系,如果确实存在相互联系,则通过相关分析测定两者相关的密切程度
B.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形式
C.通过统计检验,判断上述分析中所得到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
D.分析中地区生产总值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因果关系
第6题:
我国当前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 )。
A.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增长很不平衡,经济总量和人均量差距扩大
B.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缓慢
C.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力度不够
D.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协作力度较弱
第7题:
A.消费
B.支出
C.产出
D.收入
第8题:
人口经济密度指标与人均经济总量指标互为倒数关系,人口经济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经济总量越低。
A.正确
B.错误
第9题:
税收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地区间()及宏观税负、行业税负的比较,揭示一个地区税收征收的水平以及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找出产业和行业税负的差异,进而开展日常检查和纳税评估。
第10题: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