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题目
多选题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4000元

B

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5000元

C

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39000元

D

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39360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成本=购买价款+保险费+运输费=300000+1000+4000=305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9000+4000×9%=3936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8年)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下列各项中,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A.材料采购
B.原材料
C.在途物资
D.周转材料

答案:A
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下列各项中,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

材料采购

B

原材料

C

在途物资

D

周转材料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3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9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2014年)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7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向乙公司购入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原材料增加90000元
B.材料采购增加90000元
C.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D.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1700元

答案:B,D
解析:
资料(1)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700
 贷:银行存款 101700

第4题:

不定项题
根据资料(1)至(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产品完工入库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

记入“库存商品——甲产品”科目借方315200元

B

“生产成本——甲产品”科目借方余额为88800元

C

记入“库存商品——甲产品”科目借方355200元

D

“生产成本——甲产品”科目借方余额为1288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5题:

不定项题
根据材料(1),下列关于甲公司发行普通股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

财务费用增加60万元

B

股本增加2000万元

C

资本公积增加1540万元

D

银行存款增加194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6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丁企业6月25日验收入库甲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损耗的数量不影响原材料的入账金额
B.合理损耗应计入实际采购成本中
C.合理损耗金额应由运输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D.原材料入账金额为79 600元

答案:A,C
解析:
合理损耗,不需要赔偿,计划成本法下,应按照实际数量入库,因此影响原材料的入账金额。资料(3)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8 000-40)×10]79 600材料成本差异1 400
贷:材料采购81 000

第7题:

不定项题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

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52万元

B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100万元

C

确认应收账款176万元

D

“确认其他应收款2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8题:

丁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10元。2019年6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4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
均为甲材料)。2019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丁企业收到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千克,期初材料采购全部验收入库。
(2)20日,从外地A企业购入甲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400元;运费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丁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所有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25日,从A企业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 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列各项中,关于丁企业月末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A.期末甲材料未发生减值
B.期末甲材料发生减值
C.期末应冲减减值准备600元
D.期末应计提减值准备1 847元

答案:A,C
解析:
期末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 000-700+40 000+81 000-70 147=70 153(元),期末可变现净值为72 000元,大于原材料实际成本70 153元,未发生减值,差额为1 847大于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600,所以应将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600元全部冲销。资料(5)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
贷:资产减值损失600

第9题:

不定项题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乙产品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乙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150000元

B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为6000千克

C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为3000千克

D

甲产品应负担材料费用300000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资料(4),下列各项中,该企业分配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制造费用增加40095元

B

管理费用增加85590元

C

销售费用增加100035元

D

管理费用增加125685元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制造费用增加=29700×(1+20%+15%)=40095(元);BD两项,管理费用增加=63400×(1+20%+15%)=85590(元);C项,销售费用增加=74100×(1+20%+15%)=100035(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