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2岁,体格瘦小,平常甲床、口唇等部位发绀,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有蹲踞现象;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

题目
单选题
患儿,女性,2岁,体格瘦小,平常甲床、口唇等部位发绀,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有蹲踞现象;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正确的医疗诊断是()
A

动脉导管未闭

B

房间隔缺损

C

法洛四联症

D

室间隔缺损

E

肺动脉狭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特点应除外以下哪一项()

  • A、婴儿早期可无发绀
  • B、不易并发脑血栓
  • C、多数有蹲踞现象
  • D、可有缺氧发作
  • E、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儿,女性,2岁,体格瘦小,平常甲床、口唇等部位发绀,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有蹲踞现象;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正确的医疗诊断是()

  • A、动脉导管未闭
  • B、房间隔缺损
  • C、法洛四联症
  • D、室间隔缺损
  • E、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C

第3题:

患儿,女性,3岁,体格瘦小,平常鼻尖、甲床、口唇等部位发绀,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有蹲踞现象,入院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患儿胸部X线检查,可见A、靴形心

B、肺门血管影扩大

C、左心室明显增大

D、右心房明显增大

E、肺透亮度减弱

护理此患儿要注意保证液体入量,其原因是A、避免发生脱水

B、避免发生感染

C、避免发生血栓栓塞

D、避免发生心力衰竭

E、避免发生酸中毒

患儿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加重,应首先采取的体位是A、右侧卧位

B、端坐位

C、截石位

D、膝胸卧位

E、头高脚低位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4题:

男性,7岁,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口唇青紫,哭闹后加剧,体格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活动时喜蹲踞。听诊: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3级,肺动脉瓣第2音减弱( )


    正确答案:D

    第5题:

    病历摘要:男性,4岁,因口唇青紫两年入院,平时喜蹲踞。体检:发育较差,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杵状指。此患儿的临床表现可有:()

    • A、发绀
    • B、气喘
    • C、蹲踞
    • D、出血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6岁患儿自1岁起即发现口唇发绀,活动后加剧,喜坐少动,有蹲踞现象。查: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Ⅱ~Ⅲ级SM,动脉血氧饱和度80%。X线片示心脏呈靴状,心尖钝圆上翘,两侧肺纹理减少。对初步诊断有意义的首要检查是()

    • A、作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 B、心电图检查
    • C、心功能测定
    • D、血气分析
    • E、详细体格检查

    正确答案:A

    第7题:

    4岁男孩,生后半年出现发绀,哭闹时加重,喜蹲踞。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P减弱,有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法乐四联症
    • D、风湿性心脏病
    • E、动脉导管未闭

    正确答案:C

    第8题:

    2岁患儿,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口唇发绀,活动时喜蹲踞,近2天起出现发热、腹泻。体格检查见轻度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级全收缩期杂音,P2减弱。护理该患儿时,尤其应注意()

    • A、预防感染
    • B、绝对卧床休息
    • C、供给足够的能量
    • D、供给足够的液体
    • E、保持呼吸道通畅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儿4岁,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唇及甲床发绀,不喜蹲踞,检查有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4肋间有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


      正确答案:D

      第10题:

      4岁男孩,生后半年出现发绀,哭闹时加重,喜蹲踞。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有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法乐四联症
      • D、风湿性心脏病
      • E、动脉导管未闭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