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主义的《

题目
多选题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马克思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B

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它属于传统文化

D

它具有实践性、正确性、开放性和人民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在发达国家表现为(),而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

A、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危机

B、金融危机金融危机

C、实体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危机

D、实体经济危机金融危机


答案:A

第2题:

按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属于()。

A:银行危机
B:全球性金融危机
C:内部性金融危机
D:外部性金融危机

答案:D
解析:
按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可将金融危机分为内部性和外部性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属于外部性金融危机。

第3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和( )。

A、利率危机

B、次贷危机

C、系统性金融危机

D、国际游资危机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危机类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四种类型。

第4题:

2008年以来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金融危机属于()。

  • A、区域性金融危机
  • B、全球性金融危机
  • C、股市危机
  • D、货币危机

正确答案:B

第5题: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对金融监管改革形成的共识主要体现在()。

A:金融分业经营
B:对金融监管边界的重新界定
C:限制高管年薪
D:金融混业经营

答案:B
解析: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各国(地区)监管机构逐步形成了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的共识,最主要的是对金融监管边界的重新界定。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以放松金融管制为主要目标的金融自由化运动。放松金融管制的实际结果是明显地缩小了监管的范围和边界,扩大了无监管或少监管的范围,尤其是对近年来出现的创新金融产品和基金业几乎没有监管。

第6题:

按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属于( )。A.银行危机B.全球性金融危机C.内部性金融危机D.外部性金融危机


正确答案:D
按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可将金融危机分为内部性和外部性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属于外部性金融危机。选D。

第7题:

()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

A:亚洲金融危机
B:“911”恐怖袭击
C:美国的次贷危机
D:欧债危机

答案:C
解析:
2007年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此次危机暴露出来包括新资本协议在内的国际金融监管措施的缺陷,巴塞尔委员会从2008年起就开始检讨新资本协议的不足,增修风险管理与银行监管准则。

第8题:

2008年以来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这场金融危机属于( )。

A.区域性金融危机

B.全球性金融危机

C.股市危机

D.货币危机


正确答案:B
解析:全球性金融危机是指跨不同大洲的多个国家或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2008年以来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世界各洲的国家和地区,已经由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第9题: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证券市场的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现在( )。Ⅰ.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Ⅱ.金融监管的改革Ⅲ.国际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加强Ⅳ.金融秩序的稳定

A:Ⅰ. Ⅱ. Ⅲ.
B:Ⅰ. Ⅱ. Ⅳ.
C:Ⅰ. Ⅱ. Ⅲ. Ⅳ.
D:Ⅰ. Ⅲ. Ⅳ.

答案:A
解析: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让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金融风险的复杂性、金融机构高杠杆经营的危害性有了更为深人的认识,全球金融市场都在深刻反思,各国(地区)金融监管部门纷纷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全球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②金融监管的改革;③国际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第10题:

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内容与特点谈谈你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看法。


正确答案: 通常所讲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它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和“资产支撑的证券化”。这是从美国引进的概念。具体而言,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能够实现风险隔离。
第二,能够实现资产重组。
第三,能够实现信用增级。
第四,能够大大降低融资成本。

更多相关问题